2025年7月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吴飞教授指导、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边疆先生担任项目领队的SAIF LIVE 1_U&I GROUP(汇智集团)_中资民营企业海外发展的跨境架构设计项目课程期末答辩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顺利完成,标志着本次2025春季学期项目圆满收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资企业在出海热潮中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企业出海发展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出海前所设计的跨境法律、财务、税务等架构的质量。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体验学习中心(LLC)面向本校在读金融硕士MF和金融MBA进行学生招募,根据学生报名情况挑选适合的学生参加项目课程。项目课程团队通常由4-6人组成,学员将在项目领队和教授共同指导下进行系统化专业学习、业务实践及项目沉浸式参与,最终针对项目课题交付实践性解决方案。承蒙吴飞教授信任和学员火热报名支持,U&I GROUP(汇智集团)凭借跨境架构主题项目建议书有幸从众多候选团队中脱颖而出,参与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中资民营企业海外发展的跨境架构设计项目。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边疆先生作为项目领队,凭借在跨境领域的深厚专业积累和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展业的实操经验,通过自主设计的跨境架构设计课程内容和沉浸式企业走访实践活动,在此次春季学期综合实践课程中给予学员全程专业指导。带着这份信任与支持,集团在项目顺利有序推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边疆先生项目领队Certificate

01 项目成功立项:春季伊始,鸿业肇基。 2025年3月,项目成功立项,标志着项目课程正式迈入实施阶段。本次项目课程聚焦于中资民营企业,以赋能精神为核心,致力于通过多元化形式及场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与业务实战双重体验通道,同学员共同探索如何通过跨境架构设计为中资民营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可行性合规路径参考,帮助学生认识到中资民营企业在海外发展中提前搭建跨境架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跨境架构的关键要点。 02 项目学员名单确认:行业精英,各显神通。 2025年4月初,基于“项目担当共协作,独立项目组高效运作”目标,结合集团内部前中后台跨部门协作模式,通过客户资源拓展担当、资源统筹协调担当、战略规划管理担当、学术研究支持担当和专业服务执行担当角色定位从爆满学员名单中经过多轮筛选和与学院讨论交流,最终筛选中来自制造业、新消费和金融行业的6名优秀学员,并分为两个项目小组,项目课程班级正式成立。 03 项目开题启动:帷幕初启,目标锚定。 2025年4月,在开题阶段,边疆先生作为项目领队,围绕项目课程目标、项目要点、跨境专业知识要点以及项目实践的沉浸式初体验作项目启动演讲,旨在帮助学员明确项目目标、项目O2O多元化授课形式、目标实现过程以及不同阶段交付物要求,从而帮助学员清晰把握学习目标与努力方向。依据边疆先生提供的项目角色担当指引,学员自主组队,分为两组,并分别选择制造业和新消费两大行业作为课题研究主攻方向。

项目课题开题启动会议现场

04 项目企业走访之沉浸式实践体验:躬行践履,知行合一。 2025年5月,为在企业走访阶段,为进一步深入讲解跨境专业知识要点,并为学员提供跨境项目实践的沉浸式深度体验,边疆先生作为项目领队,将集团下设的上海机构选定为走访首站。秉持“知行合一”理念,他立足于自主设计的跨境架构搭建及设计要点PPT内容,并以集团现有的多元化产品服务手册作为辅助教学工具,通过现场专业讲解与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在学习跨境专业知识要点的同时,及时且精准解疑答惑,以便学员学习跨境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实际应用场景,沉浸式体验知识的产业转化方式。学员们积极参与提问,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环节气氛热烈。

企业走访第一站:U&I GROUP(汇智集团)上海机构

05 项目课程期中答辩:中流击楫,砥砺前行。 2025年6月,项目课程期中答辩以腾讯会议形式线上顺利进行。期中答辩不仅是对项目中期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学员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全方位考核。两组学员分别针对所选择的制造业和新消费行业作“新能源车企出海墨西哥跨境架构设计”和“石头科技在东南亚投融资架构设计”主题汇报。边疆先生作为项目领队,从报告框架的逻辑性、报告内容数据的精确性、报告呈现方式及效果以及报告的可落地性等多个维度出发,对两组学员的期中报告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建议。学员们基于这些建议积极提问,进一步明确了修改与完善的重点方向。 06 项目课程期末答辩:功成告竣,终有所成。 2025年7月,项目课程期末答辩会议于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学院张薇老师主持,边疆先生作为项目领队受邀担任点评嘉宾,吴飞教授参与全程指导。两组学生分别做“新能源车企出海拉美深度解码”和“东南亚新消费--石头科技公司投融资架构设计”主题汇报。第一组学员则以“新能源车企出海墨西哥跨境架构设计”为主题,结合当下行业趋势,敏锐地指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的现状,进而提出以墨西哥为跳板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第二组学员将目光投向“石头科技股权架构分析”,以小家电企业出海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剖析了石头科技在上市前后红筹架构的演变过程。边疆先生对两组学生的汇报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本次期末的汇报逻辑框架清晰,问题-答案-建议链条完整,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分析能力。同时,他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为两组学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吴飞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汇报兼具专业性与挑战性,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将课堂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们继续以结果为导向,不断深化对跨境架构设计领域的研究与探索。期末答辩顺利结束,为本次项目画上圆满句号。

项目课题期末答辩进行时

项目课题期末答辩现场合影留念

以一为始,以始为终,笃行致远。U&I GROUP(汇智集团)自成立以来,全方位助力中资民营企业出海战略发展的初心从未改变。集团凭借自身在跨境商务、法律服务、财税审计、跨境架构规划和私人财富管理领域的深厚专业底蕴和实操经验沉淀,基于拥有的跨境相关司法管辖区的CPA、律师、秘书及注册代理人等牌照资质和专业团队,将继续深化与SAIF项目合作,通过共同开发设计和有序开展更多兼具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多元化O2O项目,为更多中资企业提供从出海前整体战略规划、走出去、走进去到走下去的跨境法商财税及私人财富管理全方位一体化综合服务,同时为中资企业全球化布局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长期稳健发展。

项目课题圆满收官现场合影留念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SAlF)),成立于2009年4月19日,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创立的国际化金融学院。学院拥有一支由来自金融、会计和管理等不同学科的80余位教授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设有完整的高端金融类管理教育产品线。 汇智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是U&I GROUP( 汇智集团 )内设的商学研一体的研究型组织,研究方向涵盖域外司法管辖权、国际税收协作、境外信托和基金会法理及判例、跨国企业商业及控股架构、境外上市路径及架构等,致力于通过前瞻性思维结合商业实务研究输出可视、可听、易学、有用的研究成果。汇智研究院凭借精准的行业洞察与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行业内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客户与合作伙伴的高度赞誉与广泛认可,影响力与专业价值在业内持续攀升,现已成为多个知名专业知识服务平台、行业媒体的内容合作伙伴。截止至2024年12月,研究院对外产出6档音频类海内外资讯栏目,110+期体系化专业知识课程,320余篇政策案例解读文章,并定期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跨境商务、法律和财税相关的知识类视频。成为多个知名专业知识服务平台、行业媒体的内容合作伙伴,受到行业内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2025年7月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吴飞教授指导、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 […]

稳定币(Stablecoin)是一类加密货币,其设计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通常通过与法定货币、贵金属或其他资产挂钩来实现这一目标。换言之,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锚定”在现实资产(如美元)上的数字货币,其价值波动很小,与剧烈波动的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形成鲜明对比。
    稳定币的通俗解读 为了让概念更直观,我们可以用一个“游乐园”场景来类比加密货币市场:
  • 比特币:就像游乐园里限量发售的“明星纪念品”(比如某位明星的签名手办)。这些纪念品数量有限,稀缺性让它们价格忽高忽低。早上可能因为排队的人多,价格被炒到1000元一个;中午明星突然宣布退出娱乐圈,价格可能暴涨到2000元;但晚上如果有传闻说手办其实不那么稀有,价格可能跌到500元。买这种纪念品的人往往是在赌它的未来价值,风险和回报都很高。
稳定币:就像游乐园里的“游戏币”。游乐园规定1枚游戏币永远可以玩一次旋转木马或换一份爆米花。这种游戏币的价值稳定,因为它由游乐园的规则(类似稳定币的锚定机制)严格控制。不管纪念品的价格如何波动,游戏币的价值始终不变,适合用来“安全”地参与游乐园的各种活动。 补充说明
  • 比特币的波动性:比特币的价格波动不仅是因为供需,还受到全球经济、政策监管、技术发展(如减半事件)、市场情绪等的影响。就像古玩或纪念品的价格可能因外部新闻或事件而剧烈变化。
  • 稳定币的稳定性:稳定币(如USDT、USDC)的价值通常锚定美元,通过储备资产或算法机制维持1:1的兑换比例。但需要注意的是,稳定币的“稳定”依赖于发行方的信用或机制的可靠性。如果“集市主办方”或“游乐园”失去信用(比如储备不足或丑闻),兑换券或游戏币也可能失去价值(如2022年TerraUSD 的崩盘)。
    根据抵押方式不同,稳定币主要有三种类型:
  • 法币抵押型:由中心化机构持有等值的法定货币储备,以1:1比例锚定发行的稳定币。例如,USDT和USDC等稳定币都声称每枚代币都有相应美元作为储备,保证用户可按1:1兑换。发行方通常会聘请会计师定期审计托管账户,以确保储备金充足。就像把钱存到支付宝里,你存100元人民币,支付宝里就有100元余额,背后有等额人民币支撑。USDT、USDC这类稳定币就是如此,1个稳定币对应1美元的储备,你随时能兑换回美元。
  • 加密资产抵押型:用其他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通过智能合约超额抵押来支撑稳定币价值。如去中心化平台MakerDAO发行的DAI,就要求用户以高于1:1的比例存入加密资产(如以太坊),以应对价格波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无需信任单一实体,抵押信息公开透明;但需要维持较高抵押率来防范价格剧烈变动。
  • 算法型:随着美国的稳定币法案出台,这类发行方式的实现比较困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只做了解即可。这种方式不直接持有外部资产,而是通过预设算法自动调节稳定币供应量来维持价值稳定。例如,当价格高于目标值时增发币量,反之缩减供给。算法稳定币去中心化程度高,但其机制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可能难以应对,历史上也出现过失败案例(如 TerraUSD 的崩盘)。
这三种稳定币机制各有优缺点,但共同点是它们结合了加密货币的全球流动性和链上透明性,同时力图提供接近法定货币的价格稳定性。正因如此,稳定币成为支付、储值、跨境转账等场景中受欢迎的数字资产,尤其在高通胀或跨境支付需求较大的地区,用户可用美元等稳定币规避本国货币贬值。       发行条件与限制 由于稳定币直接与现实资产挂钩,其发行和管理受到严格约束: (一)美国
  • 牌照与资本要求:监管机构通常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取得类似支付机构或电子货币机构的牌照,并具备充足的资本。例如,欧美和香港等地的新规都明确规定,锚定单一货币的稳定币发行机构须具备支付牌照或电子货币牌照,并保持一定规模的股东权益或资本。
  • 充足储备金:已通过参议院,待众议院批准的《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明确规定,每发行1美元的稳定币,背后必须有等值的 "高流动性、安全资产" 作为支撑,范围包括美元和短期国债等。这就像支付宝不能随便增发余额,你存100元它才能有100元余额,不能自己凭空造出100元余额,否则大家的钱就不安全了。储备资产要与发行机构自有资金严格隔离管理,并通过安全托管方式(如多签、保险或监管托管)防范盗窃、欺诈等风险。这种安排确保即便出现兑付需求,用户也能随时按面值赎回稳定币。
  • 透明度与审计:为维护市场信任,发行方通常需要定期公开储备审计报告或使用链上预言机等技术公开储备情况。例如,TrueUSD接入了链上预言机,实时提供抵押率数据,用户可以验证所有代币的真实抵押比例。这些透明度措施有助于防止超发或暗箱操作,并增加持币者信心。
  • 消费者保护与合规:发行方须承担用户保护责任,包括披露核心信息、保护数据隐私等,并严格执行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相关法规。许多法规要求发行机构对客户进行身份认证(KYC),监控和报告可疑交易。例如,美国的 GENIUS 法案就强制要求稳定币发行商具备冻结、销毁可疑资产的技术能力,以配合执法机构。这些规定旨在杜绝犯罪资金利用稳定币进行洗钱或逃避监管,同时保障稳定币体系的合法合规。
  • 技术安全保障:稳定币通常在区块链上运行,因此需要坚实的技术架构来维护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包括使用去中心化的预言机获取可靠的价格信息,以保证锚定机制准确执行;以及采用智能合约多重签名、分布式共识等机制防止单点故障和黑客攻击。例如,在DeFi应用中锁仓的稳定币总量巨大,需要与底层区块链同等强度的安全保障,确保价格喂价无篡改并保持1:1锚定关系。
(二)中国香港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已于2025年5月21日通过,预计2025年8月1日生效,具体要求包括:
  • 定义与范围:明确稳定币为锚定单一或多货币、单位或经济价值的数字资产,需标明锚定价值(如港元稳定币)。
  • 发行主体:发行方须为注册公司,接受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监管,海外机构发行港元稳定币亦需遵守。
  • 资本金:最低资本金为2500万港元或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需为足额货币资金。
  • 储备资产:市值须始终大于等于未赎回稳定币面值,与公司其他资金隔离,专款专用。
  • 风险管理:发行方需及时满足兑付要求,建立KYC、AML制度,监控非法资金流动。
  • 业务限制:禁止支付稳定币利息,仅限经营稳定币业务,防止其变为理财产品。
上述条件和限制的设置,核心目的是维护币值稳定、强化用户信心并防范风险。严格的储备要求和审计可防止发行机构超发滥发,进而避免价格脱钩;反洗钱和身份认证措施防止非法资金流入稳定币网络;技术安全和透明度保障则确保体系无单点风险、让持币者随时了解资产状态。这些条规正是为确保稳定币既“稳”又“可用”而制定的。       稳定币发行意义
  • 当前,SWIFT的核心功能是为金融机构的结算业务提供金融交易电文交换服务,具体表现为提供规则统一的金融行业安全报文服务与接口服务。不过,借助 SWIFT进行支付的成本颇为高昂,这些成本涵盖了银行手续费、SWIFT通道费、因交易延迟产生的损失以及准备金等多个方面。由于整个支付流程涉及的环节众多,中间参与方收取的手续费等费用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导致从收款方到付款方的单次交易往往需要25至35美元的交易费用。
  • 而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交易在去中心化网络中进行,无需依赖银行等中介机构的营业时间和清算周期。理论上可实现7×24 小时实时结算,且跨境转账的确认时间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具体取决于区块链网络的拥堵情况)。例如,USDC、USDT 等稳定币的跨境转账,无论金额大小,流程一致且耗时短。
为了更好了解稳定币的机制,在这里我们用支付宝作为举例: 在支付体验上,稳定币与中国常见的手机数字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微信支付)有很多相似之处。事实上,有分析指出,从货币属性角度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内部的“平台货币”本质上就类似于人民币稳定币。这种类比的意思是:在支付宝里用户存放的余额,与存放在银行的人民币挂钩,可被随时用于支付,其经济功能与稳定币十分类似。 具体操作上,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的流程也很直观:用户打开手机钱包(应用)选择相应稳定币,如USDT,然后扫描商家提供的收款二维码。一旦确认,稳定币即可在数秒或几分钟内到账,过程与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几乎一样快捷。例如,Bitget Wallet 等数字钱包已经支持稳定币扫码支付:在越南某餐厅结账时,用户只需用钱包扫描二维码,USDT就能秒到账,如同用支付宝刷码付款一样方便。 综上所述,稳定币在使用方式、支付速度和便捷性方面与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应用非常相似:都通过手机应用执行、支持扫码或转账操作、到账快速、操作界面简洁。这使得普通用户可以很自然地将稳定币当作数字现金来使用——区别只在于它们运行在区块链网络上,并可进行全球转账。稳定币这种结合了区块链技术和“数字钱包”体验的新型支付工具,正逐渐为更多用户所熟悉,并为跨境和去中心化支付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       与传统加密货币的对比 稳定币与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下面从几个角度对比说明:
  • 价格波动性:稳定币的波动性极低,其价值通常与锚定资产基本保持等价。例如,1 USDT通常等于1美元,在理想情况下其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相比之下,比特币价格受市场供求和投资者情绪影响巨大,经常出现数十个百分点的波动。比特币曾多次在数月内从数千美元飙升到数万美元再暴跌,这种剧烈波动使它不适合作为日常支付手段,而更像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资产。
  • 用途与应用场景:由于稳定性高,稳定币主要用于支付和交易中转。例如,在加密货币交易中,交易所和用户常将资产临时转换为稳定币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在DeFi领域,稳定币被广泛用于借贷、流动性提供等场景,成为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资产。此外,稳定币还被用于跨境支付和汇款,因为它们可直接与当地法币兑换,简化兑换环节、降低成本,并提供低费用和快速到账的特性。而比特币的主要用途则是投资和价值储存,被视为“数字黄金”。一些经济不稳定国家的居民也会购买比特币避险保值。虽然理论上比特币也可以用于支付,但其交易确认时间较长、手续费较高,实际支付场景远不如稳定币那般便捷。
  • 监管状况:稳定币由于与法币挂钩,往往被纳入更严格的金融监管框架。许多国家将稳定币发行人要求持有支付或电子货币牌照、保持储备资产等。例如,美国和香港等地最新法规都针对稳定币制定了专门规定,强调储备真实性和反洗钱义务。相比之下,比特币的法律地位则更加复杂:部分国家将其视为商品或财产,对交易所和投资实施监管;另一些国家则限制或禁止其支付使用。总体而言,比特币的监管更加分散和不一致,而稳定币因其类货币属性通常会被归入类似电子货币的监管体系,以保护金融稳定和消费者权益。
      未来展望 稳定币市场正快速增长,预计到2028年总市值可能达2万亿美元(Cointelegraph)。随着监管完善(如美国GENIUS Act和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稳定币将在全球支付、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传统金融融合中发挥更大作用。然而,需警惕储备不足、监管压力和技术风险等挑战。  
@投资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推荐或要约。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应自行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判断,并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价值可能会因市场条件、经济因素、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本文件中的历史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表现,过往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 信息来源:本文件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任何责任。我们不对因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责。 专业建议: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财务顾问、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法律、税务或投资建议。 免责条款:我们不保证本文件中的任何预测、估计或观点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我们保留随时更改或更新本文件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适用法律:本文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请仔细阅读上述免责声明。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请勿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稳定币(Stablecoin)是一类加密货币,其设计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通常通过与法定货币、贵金属或其他资产挂 […]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委员声明 [audio mp3="https://www.u-igroup.com/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595.mp3" loop="true" autoplay="true"][/audio] 特朗普再掀关税战 [audio mp3="https://www.u-igroup.com/wp-content/uploads/2025/07/2025071143.mp3" preload="auto"][/audio] 2025年6月11日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委员会: 关于Trustflow HedgeFund的声明 英属维尔京群岛托尔托拉岛–2025年6月11日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简称“FSC”)认为有必要发布此公开声明,以保护可能被Trustflow HedgeFund招揽开展业务的客户、债权人或个人,并让公众知悉,这些个人从未获得FSC的许可或监管,无法开展任何类型的金融服务业务。 详情如下: Trustflow HedgeFund谎称其受FSC监管,是一家证券交易商。 FSC特此告知公众,Trustflow HedgeFund从未获得FSC的许可或监管,无法在维尔京群岛境内或从其境内开展投资业务或任何其他金融服务业务。 建议公众在任何时候被招揽与Trustflow HedgeFund开展业务时务必格外谨慎。欢迎公众向金融服务委员会 (FSC) 提供任何相关信息,包括任何据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境内或从该群岛境内运营的可疑实体,以及此类实体从事的任何不当活动。 FSC根据2001年《金融服务委员会法》第37A条发布此公开声明。 2025年6月23日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委员会: 提交首份年度申报表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提醒各公司,根据2024年12月10日的通知,提交首份年度财务申报表(年度申报表)的9个月延期将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参见行业通函44/2024)。因此,财政年度为日历年度的公司必须不迟于该日期向其注册代理人提交首份年度申报表。 另请各公司注意,财政年度非日历年度的公司也享有类似的延期(参见行业通函9/2025)。受此延期影响的公司必须在相关延期期限结束前提交首份年度申报表。 如果公司未能在相关截止日期前提交首份年度申报表,其注册代理人须根据《英属维尔京群岛商业公司法》(2020 年修订版)第 98A(4) 条的规定,在申报截止日期后 30 天内通知公司事务注册处处长。自2025年7月1日起,注册代理人可通过 VIRRGIN 系统使用“未提交年度申报表通知”程序提交未提交年度申报表的通知。 更多关于提交年度申报表要求的信息 根据《英属维尔京群岛商业公司法》第 96A(2) 条的规定,公司必须向其注册代理人提交年度申报表,其格式和信息须符合《英属维尔京群岛商业公司(财务申报表)令》(2023 年)附表的规定。提交年度申报表的要求于 2022 年引入,适用于所有公司,但以下情况除外:
  • 上市公司;
  • 受金融服务法规监管且要求报告财务报表的公司;
  • 向英属维尔京群岛政府税务局提交年度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的公司;以及
  • 处于清算状态的公司(前提是该公司的清算程序在提交年度申报表的截止日期之前开始)。
2025年7月1日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委员会: 《2025年英属维尔京群岛商业公司及有限合伙企业(实益拥有权)(修订)法规》生效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服务部部长根据2025年《英属维尔京群岛商业公司及有限合伙企业(实益所有权)(修订)法规》第1(2)条发布通知,宣布该法规的生效日期为2025年7月1日。 2025年7月4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9家违反反洗钱规定的金融机构采取监管行动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针对九家金融机构(FI)及多名个人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采取监管行动。MAS已完成对与2023年8月重大洗钱案中的利害关系人(POI)有关联的相关金融机构及其未达到MAS反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AML/CFT)要求的员工的监管审查。此次行动标志着MAS对与该重大洗钱案有重大关联的金融机构执法行动的结束。 MAS已对九家金融机构处以总计2745万新元的罚款,原因是它们违反了MAS与该案相关的反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AML/CFT)要求。 处罚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金融机构受利害关系人(POI)的影响程度、违反 MAS 要求的次数以及金融机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控制的薄弱程度。罚款金额如下: 上述违规行为是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于2023年初至2025年初对这些金融机构进行的监管审查中发现的。总体而言,MAS 观察到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制定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政策和控制措施。违规行为源于这些政策和控制措施执行不力或不一致。这些金融机构已着手纠正这些缺陷,MAS 将密切监测其进展。 MAS发现以下方面存在缺陷: (a) 客户风险评估。五家金融机构(BJBS, BOIPL, Citi, CSSB, UOBKH)未能实施足够的政策或流程来评估其部分客户提出的洗钱风险。这导致对洗钱风险的评级出现错误,并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多个利害关系人(POI)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并应对更高洗钱风险的能力。 (b) 未能确定并证实洗钱风险较高的客户的财富来源 (SOW)。所有九家金融机构均未发现或充分跟进信息和文件中指出的重大差异或危险信号,而这些信息和文件中本应对某些客户所谓的财富来源产生怀疑,并表明洗钱风险增加。在某些情况下,财富来源 (SOW)的重要方面并未得到证实。 (c) 交易监控。八家金融机构(BJBS, Citi, CSSB, LGTS, UOB, UOBKH, TTCSPL, UBSS)未能充分审查其自身系统标记为可疑的相关交易。相关交易规模异常大、与客户资料不符或存在异常模式。 (d) 可疑交易报告后续跟进。就金融机构已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客户而言,两家金融机构(UOB and UOBKH)未能采取充分且及时的风险缓解措施,例如加强监控和审查其风险分类。 对CSSB处以的罚款也考虑到了其在2017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违反MAS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规定的情况,这些规定涉及CSSB为某些美国客户维护的账户。 此外,MAS还对参与管理金融机构利害关系人(POI)关系的个人采取了行动。 MAS已向以下个人发出了为期三至六年的禁令: (a) Mr Tsao Chung-Yi,BOIPL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Mr Tsao被发出了为期六年的禁令,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b) Ms Wong Xuan Ling ,BOIPL首席运营官。Ms Wong被发出了为期五年的禁令,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c) Mr Hsia Lun Wei, BOIPL执行董事兼客户关系经理。Mr Hsia被签发了为期三年的禁令,自2025年6月30日起生效;以及 (d) Ms Deng Xixi, BOIPL前客户关系经理。Ms Deng被签发了为期三年的采购订单,自2025年6月30日起生效。 作为高级管理人员,Mr Tsao和Ms Wong未能确保BOIPL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政策和控制措施与其业务自公司成立三年来的显著增长保持同步。他们未能在多个领域制定并实施充分的政策和控制措施,例如财富来源 (SOW)核实、客户风险评估、客户姓名筛查以及持续的客户尽职调查 (CDD)。他们也未能确保BOIPL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政策和控制措施接受审计审查。Mr Tsao、Ms Wong、Mr Hsia和Ms Deng在发现应引起怀疑的信息时也未能发出警告,并且未能对多个利害关系人(POI)进行强化客户尽职调查 (CDD)。 在禁令期间,Mr Tsao、Ms Wong、Mr Hsia和Ms Deng被禁止从事任何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监管或授权的活动或业务,或提供任何服务,也不得直接或间接参与任何金融机构的管理,或担任其董事、合伙人或经理。他们还被禁止成为任何法人金融机构的主要股东;如果他们已经是法人金融机构的主要股东,则不得收购该金融机构任何投票股份的权益,除非他们已经拥有权益。此外,Mr Tsao和Ms Wong还被禁止履行风险管理和控制职能。 MAS 还对11名个人发出公开谴责,理由是他们存在多项失误。另有9名客户经理和客户经理主管因较为有限的违规行为受到私下谴责。谴责是基于个人在关键时刻的不当行为而发出的。在评估个人的就业合适性和适当性时,谴责并不一定意味着该个人目前不适合或不合适。 MAS已审查了与案件相关的金融机构更多员工的行为,但未发现其中大多数员工存在重大失误的证据。在正在进行的法庭诉讼或调查结束后,MAS可能会对剩余的少数个人采取行动。 MAS 已发布监管预期,其中规定金融机构应实施控制措施,以应对在本次监管审查中的关键发现。银行业也发布了关于实施这些控制措施的最佳实践文件,尤其是在 财富来源 (SOW)核实领域。金融机构应以MAS的监管预期和行业最佳实践为基准,并采取强有力、合理且与风险相称的洗钱防御措施。 MAS提醒客户经理及其主管,他们是金融机构抵御洗钱/恐怖主义融资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在与现有和潜在客户打交道时,包括在客户尽职调查 (CDD) 过程中审查从此类客户处获得的信息时,他们应保持必要的警惕,并对重大危险信号保持警惕。他们应在必要时识别并内部上报问题,以便采取适当的风险缓解措施。 MAS副局长(金融监管)Ms Ho Hern Shin表示:“与其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一样,新加坡也面临洗钱风险。金融机构及其员工的警惕性对于降低此类风险至关重要。MAS将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推动更一致地实施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措施。如果金融机构及其员工存在严重失职行为,MAS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坚决行动。” 2025年7月7日 美国宣布对多国加征关税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致信日本、韩国、南非等14个国家,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税率从25%到40%不等。其中,日本、韩国等国关税为25%,南非关税为30%,孟加拉国、塞尔维亚关税为35%,老挝、缅甸关税最高,为40%。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8月1日之前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关税税率将恢复到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水平。 2025年7月 特朗普关税风暴再起 首先,来关注一则震动国际经贸格局的消息。英国金融时报头条报道,特朗普重申了对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的威胁。目前,美国已向14个国家发送了概述具体关税税率的信函,并且预计还会向更多国家发送。这些目标国家面临着明确的8月1日截止日期,必须在此之前与美国协商贸易协定,否则就将面临关税的大幅提高。拟议的关税税率范围跨度较大,从日本和韩国的 25%,到老挝和缅甸等国的40%。这种 “要么接受,要么拒绝” 的强硬方法,旨在绕过陷入僵局的谈判,强制各国遵守规定。但这一举措的潜在经济影响不容小觑,提高关税极有可能导致美国国内消费者价格上涨,同时,它也已经震动了市场,让众多贸易伙伴感到困惑,全球贸易局势愈发紧张和不确定。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科技股领域。同样来自金融时报的消息,英伟达成为了首家市值盘中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收盘时市值为3.9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苹果去年12月创下的3.92万亿美元纪录。自5月初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超40%,这背后得益于特朗普总统释放出中美贸易战缓和的信号,以及英伟达在中东达成了一系列数十亿美元的芯片交易。凭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其芯片为ChatGPT等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关键支持,英伟达成为当下科技繁荣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这股科技繁荣的热度甚至已超过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鼎盛时期。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满怀信心地预测,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为公司带来数万亿美元的销售额,因为其处理器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升级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 早在5月,黄仁勋就向投资者透露,英伟达季度营收激增70%,他表示人工智能的进步和新的需求来源正 “进入涡轮增压状态”。回顾英伟达的市值增长历程,两年多前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几个月前ChatGPT的推出引发了大型科技公司和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对其处理器的抢购潮,这些企业希望用其来训练大型语言模型。随后,英伟达股价在2024年2月突破2万亿美元,2024年6月突破3万亿美元。不过在2025年初,由于市场质疑人工智能企业对其芯片的需求能否持续增长,以及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对华出口限制的影响感到担忧,其股价涨势有所放缓。 年初,中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了一款强大的模型,声称其使用的计算资源仅为OpenAI等公司同类产品的一小部分,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尽管英伟达向中国销售其最先进芯片的能力仍受到重大限制,但投资者认为,来自美国大型科技客户的持续需求,以及在欧洲和中东达成的所谓 “主权人工智能” 交易,将继续推动其增长。而且,英伟达今年的营收预计将达到近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55%。根据标普资本智商收集的分析师预测,该公司今年的净利润将达到1050亿美元,毛利率超过70%。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热潮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领先初创企业强劲营收增长的支撑,例如OpenAI上月表示其年度经常性收入几乎翻倍至100亿美元,而据报道Anthropic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达到40亿美元。黄仁勋上月对分析师表示:“人工智能发展得越好,公司的利润就越高。我唯一担心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停滞不前。” 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下一周内的重大经济指标。上周四,美国公布了截至6月28日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数据,该数据较前一周减少4000人,降至23.3万人,低于市场预期的24万人。尽管这一数据反映出失业率增幅为六周以来最弱,但仍高于今年早些时候的平均水平,这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渐疲软,不过以历史标准衡量,其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另外,美国失业率从5月份的4.2% 小幅降至2025年6月的4.1%,高于市场预期的4.3%。自2024年5月以来,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0%至4.2%的窄幅区间内。再看2025年6月,标普全球美国综合PMI指数从5月的53.1小幅下降至52.9。数据显示,美国私营部门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势头,制造业产出恢复增长,增速更是创2月以来新高。但与此同时,服务业扩张略有放缓。新订单稳步增长,就业增长达到五个月高点。不过,成本压力依然居高不下,销售价格也大幅上涨。尽管企业信心保持乐观,但仍低于长期平均水平。还有,ISM服务业PMI从5月份的49.9升至2025年6月份的50.8,略高于预测的50.5。该数据显示,服务业经济活动在经历仅一个月的收缩后于6月份有所增加,尽管企业经常提到增长缓慢和经济不确定性。 最后,来关注一下中国方面的经济数据。本周三,中国公布了6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胀数据,同比微升0.1%,好于预期的下降0.1%,较上月0.1%的降幅有所改善,但环比仍下降0.1%。这一改善得益于政府增加补贴、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对消费的刺激,比如电商活动带动了支出回升。不过整体来看,中国经济仍处于通缩趋势,消费者对贸易关税和生产放缓带来的压力保持警惕,近两年来通胀持续走低,刺激措施效果有限。同期,PPI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6%,降幅超过预期的3.2%,较上月3.3%的降幅进一步扩大,为2023年7 月以来最低,且已连续33个月收缩。受此影响,生产商提价和支出乏力,加之美国高关税的额外压力,制造业 PMI 数据也显示活动持续疲软。  
参考资料:
[1]https://www.bvifsc.vg/library/alerts/public-statements-13-2025-trustflow-hedgefund
[2]https://www.bvifsc.vg/news/industry-updates/industry-circular-26-2025-filing-initial-annual-returns [3]https://www.bvifsc.vg/library/legislation/notice-bvi-business-companies-and-limited-partnerships-beneficial-ownership
[4]https://www.mas.gov.sg/news/media-releases/2025/mas-takes-regulatory-actions-against-9-financial-institutions  
@投资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推荐或要约。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应自行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判断,并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价值可能会因市场条件、经济因素、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本文件中的历史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表现,过往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 信息来源:本文件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任何责任。我们不对因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责。 专业建议: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财务顾问、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法律、税务或投资建议。 免责条款:我们不保证本文件中的任何预测、估计或观点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我们保留随时更改或更新本文件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适用法律:本文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请仔细阅读上述免责声明。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请勿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委员声明 特朗普再掀关税战 2025年6月11日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委员会: 关于Trust […]

全球一体化日渐成型和逆全球化趋势并行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拓展布局全球市场,对于海外投资的依赖性逐渐凸显。中国是发达国家海外投资的受益者,世界上诸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地位的变更都符合这一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断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实现消化吸收,造就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了对外可直接投资所有权这一优势。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寻求“大出海”浪潮中的机会和“走出去”探索价值蓝海势在必行且恰逢正当时。 从银行发展史中尤其是外资银行在华发展中一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银行在我国金融业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了中国,各国在华外资银行的战略发展也表现出新的特点;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深化,银行对金融市场和中国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当然同质化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金融机构不断优化精简,积极发挥境外主场优势并通过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全球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纷纷设置贸易壁垒,如提高关税、实施进口配额、加强技术和安全标准审查等,使得企业出海面临着更高的贸易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部分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外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如加强外资审查、限制关键技术领域的投资等。这使得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投资和运营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了企业出海的难度和成本。不同地区境内外主体必须慎重考虑通过多种类型账户选择来应对复杂环境下的法律、法规对于投融资、贸易结算和跨境资金管理的要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OSA,NRA,FTN等诸多特殊账户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跨境结算和投融资的核心工具。下文赘述随之而来的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例如此类特殊账户主体的法规体系监管框架、使用主体、交易范围有无差异、替代还是互补关系等。
    OSA、NRA与FTN账户 前世今生OSA - Offshore Account账户: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开放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四家境内银行开展离岸银行业务,为境外企业提供离岸金融服务,OSA账户由此诞生。 NRA - Non Resident Account账户:2009年7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境内银行为境外机构开立境内外汇账户,即NRA账户FTN – Free Trade Non-Resident Account: 源于上海自贸区,具备离岸属性的账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实施细则(试行)》(银总部发〔2014〕46号),明确账户试点的管理规则并陆续延展到各地自贸区。 此类型账户为银行为客户在自贸区分账核算设置的本外币账户与境内账户体系分离、分账核算的独立账户体系,涵盖居民(FTI),境外自然人(FTF),自贸区内机构(FTE),境外机构(FTN)等,其中FTN为本文浅析与OSA, NRA差异之着眼所在。     服务对象和内容差异 OSA账户服务对象包含境外机构、个人,是有资格的境内银行为境外非居民开立的银行账户。资金来源于境外,受到的外汇管制非常少。基本法规是199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以及1998年5月外汇局发布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两项法规至今有效且未被修订。根据法规,OSA账户与境内账户资金完全隔离,类同在境外银行开立的账户,可以从离岸账户上自由调拨资金。币种限可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不包括在内。银行准备金、境内银行境外贷款余额和境内金融机构外债指标管理方面,均按照不需缴纳和不纳入原则。境外机构可以通过OSA账户向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或贸易融资授信等融资方式,亦可向其他境外机构借入或出借资金。适用于有大量境外业务、资金往来频繁且对资金自由度要求较高的企业,如从事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国际金融业务等的企业,便于企业进行全球资金调配和国际结算。 NRA账户“境外机构境内账户”,指境外机构在境内银行开立的境内账户,不包括离岸账户和自由贸易账户,账户内资金性质为境外机构的境内人民币或外汇资金,币种涵盖外币和人民币。 NRA账户的基本法规,是2009年7月外汇局发布的《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9〕29号)、2010年10月央行发布的《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银发〔2010〕249号)和《关于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2〕165号)。 整体监管体系方面,NRA账户相较于OSA账户受到更多境内监管要求,人民币尤为严格一些。伴随着近年来外债管理、跨境人民币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外汇NRA账户和人民币NRA账户的管理和使用已经逐步趋同。 相对于OSA账户,境外机构可以通过人民币NRA账户购汇。参考现行法规,银行履行审核手续后,人民币NRA账户资金原则上可以购汇汇出。对于非居民合法拥有的人民币资金,境外机构有权兑回外币资金。同时,离岸/在岸的汇率倒挂,境外机构会利用人民币NRA购汇的跨境套利,此类业务也是银行重点关注对象。 依据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允许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结汇后汇入境内使用的,境内银行应当按照跨境交易相关规定,审核境内机构和境内个人有效商业单据和凭证后办理”。除此之外,其他各类外币NRA均不得结汇。 上述NRA账户结售汇中,人民币购汇需汇出境外;自贸区NRA账户结汇后需将人民币汇入境内使用,结售汇遵从实际换汇用途。 适用于境外机构在境内有一定业务往来,需要在境内进行外汇资金收付和结算的场景,如境外企业在境内开展贸易、投资、承包工程等业务。 FTN账户是本外币合一的可兑换账户,资金视同在境外,大部分情况下账户内的币种可自由转换,划转遵守“宏观审慎,合理穿透”规则,划转使用本外币结算,即FTN账户之间划转、FTN与OSA等账户之间划转;FTN与境内非FTN普通账户之间划转,不能以外币结算。 在外债管理角度,FTN账户属于全口径豁免且可以做内保自贸贷款,且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而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FTN贷款如果资金来源为境外的,即“外来外用”,不纳入境内银行境外贷款余额管理。但是使用总行下拨人民币资金发放的境外贷款,即贷款资金来源于境内的,须纳入境外贷款余额管理。 三种类型账户在功能性上有差异互补性,金融机构在审核企业开户资料参考所隶属的相关法规框架下,所需资料和背景审查方面大致相同,在某些情况下,会略有差异。目前,我司已与深圳平安银行等银行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客户可享受更为便捷的开户服务,资质审核流程高效灵活。从监管机构角度来看,OSA、NRA以及FT账户分别受银保监会、外汇管理局以及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管理。 在应对经济逆全球化,企业需考虑减少对单一地区的依赖建立更加有韧性的供销生产体系;海外布局需要综合考虑降低贸易壁垒、本土化经营效率、合规经营、社会责任以及合理利用金融工具与政策优势,例如资金跨境贸易自由度要求高的,可以优先考虑OSA账户;与境内业务频繁的,可以选择NRA;而注册在自贸区的企业则可享受金融改革创新政策带来的红利。关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账户使用策略,以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如贸易补贴、税收优惠等,提高企业出海的竞争力。

全球一体化日渐成型和逆全球化趋势并行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拓展布局全球市场,对于海外投资的依赖性逐渐凸 […]

杭州,2025年6月20日—— 为积极响应浙江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深化跨境服务能力建设,U&I GROUP(汇智集团)与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炜衡律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协办支持了炜衡(杭州)律师事务所主办的“贸易新常态下全球供应链法律风险防控与跨境协同”实务论坛。此次论坛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双方将基于“跨境+跨界”的核心理念,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专业服务生态圈。

“贸易新常态下全球供应链法律风险防控与跨境协同”实务论坛

集团本次与会人员包括:于振莹Emily)、汪雪隐Stella)、李凯Kevin)、刘叶Kathy)、郑剑Rain)、张铎泷Jonathan)、周昱岑Ekko)。

集团参会人员与活动主办方徐润律师合影

立足浙江特色,首发“境内高净值人群境外收入合规申报应对指南”服务 此次论坛聚焦“破局·重构·共赢”主题,深入探讨了贸易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复杂挑战与机遇。 U&I GROUP(汇智集团)合伙人、战略客户部及跨境架构服务部总经理李凯先生(Kevin Li)受邀作为主讲嘉宾,做了“中国企业出海势与危”的主旨演讲,深度剖析了全球贸易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大量丰富的实践案例讲解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U&I GROUP(汇智集团)合伙人、战略客户部及跨境架构服务部总经理李凯先生(Kevin Li)

作为践行“跨境+跨界”理念、服务本地企业的切实举措,汇智集团联合炜衡律所在论坛上正式推出《境内高净值人群境外收入合规申报应对指南》,由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兼集团副总裁于振莹女士(Emily Yu)与炜衡律师事务所杭州所主任底世清先生共同发布。区别于传统的被动应对,该“体检”服务强调前瞻性评估与主动合规,为企业提供系统性的跨境税务健康诊断、风险识别及定制化合规方案,旨在帮助企业从源头化解潜在合规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

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兼集团副总裁于振莹女士与炜衡律师事务所杭州所主任底世清先生

论坛现场,包括浙江省律师协会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专家及众多行业领袖在内的与会嘉宾,对双方共建开放、协作、共赢服务生态的举措给予高度认同。 赋能出海,构建高能级服务生态 筹备中的杭州机构作为U&I GROUP(汇智集团)深化浙江市场服务能力的重要布局,将借助集团与炜衡律所达成的此次战略合作,持续深化“跨境+跨界”本地服务生态圈建设,为浙江企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一站式出海护航服务,推动行业服务标准的提升与跨领域协同模式的创新。 未来,集团将持续深化与包括炜衡在内的顶尖专业伙伴的协作,不断拓展生态边界,提升综合服务能级,致力于成为企业全球化征程中最可信赖的智囊与伙伴,为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的行稳致远贡献专业力量。

杭州,2025年6月20日—— 为积极响应浙江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深化跨境服务能力建设,U&I GR […]

6月27日下午,U&I GROUP(汇智集团)联合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 “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揭牌仪式暨跨境商法财税专题讲座活动在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成功举行。市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东,市南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夏青,市南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奇志,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兼集团总裁巩恩光,创始合伙人兼集团副总裁于振莹及外向型重点企业代表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左: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兼集团总裁 巩恩光 右:市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王东

“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是由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U&I GROUP(汇智集团)联合打造,为政府、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搭建境内外法律、财税及商务服务桥梁,为有计划“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及投资机构、有计划“引进来”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及其他国家的企业及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提供涵盖跨境及跨界多模块服务的一站式综合专业服务基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青岛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企业对于跨境商法财税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活动重点举办了“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揭牌仪式, 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兼集团总裁巩恩光先生就“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的未来发展规划与服务优势发表了主旨演讲。活动同期开展了 “法润青企 扬帆出海”系列主题 “跨境商法财税讲座”。 U&I GROUP(汇智集团)合伙人、战略客户部及跨境架构服务部总经理李凯以“中国大航海时代-中国企业出海的势与危”为主题,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出海的趋势与面临的挑战,为企业制定海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U&I GROUP(汇智集团)国际税务部总经理梅烨卿围绕“全球涉税信息交换下的国际税务合规”进行专业讲解,帮助企业提升税务合规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所合伙人、青岛市政协委员谭磊先生分享了“跨境并购要关注的那些事”,结合实际案例为企业家们提供了跨境并购关键要点和实操建议。同时,授课嘉宾也对参会企业现场提出的虚拟货币涉税等较为前沿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解答,企业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为其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活动的圆满举行,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U&I GROUP(汇智集团)服务体系的认识,也进一步巩固了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基础。通过此次活动,展示了集团在跨境服务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成果,同时也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索合作机会的平台。 U&I GROUP(汇智集团)已先后与厦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广州南沙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常州龙城金谷、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科技金融联盟、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等多地政府开展了密切合作。未来,U&I GROUP(汇智集团)期待与更多的伙伴建立联系,秉承“成人达己、开放共赢”的合作理念,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帮助企业把握国际市场的脉搏,实现全球战略布局。同时U&I GROUP(汇智集团)也将持续优化和升级产品与服务体系,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跨境业务需求,为推动全球经济合作贡献力量!

6月27日下午,U&I GROUP(汇智集团)联合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 “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揭 […]

2025年6月20日,香港K11 ATELIER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号迎来一场聚焦跨境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简称“家办” )人才发展的重要活动——CFOP(cross-border family office professionals 跨境家族办公室高级人才认证 )发布会仪式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汇聚璟承联合家族办公室执行总裁刘干霄、U&I GROUP(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厦门海丝跨境企业及家族办公室发展中心主任赖小敏、国际财富管理研究院院长邓伟等行业重磅嘉宾,共同为跨境家办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探索家办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交流平台。 盛会启幕:聚焦家办人才发展新征程 当日上午,活动在璟承MFO·战略客户委员会总监孙越琦的欢迎致辞中拉开帷幕。孙越琦表示,随着跨境家族办公室在财富管理、家族传承等领域发挥愈发关键的作用,专业人才的缺口与需求矛盾日益凸显,举办此次发布会、推动CFOP认证落地,正是回应行业痛点、助力家办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期待各方携手为家办领域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紧接着,璟承MFO·中国区总经理裴安超围绕“守正出新:全球视野下的家族资产配置”展开分享。他结合全球经济形势与家族财富传承需求,深入剖析家族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从多元资产类别选择到跨境布局策略,为在场嘉宾勾勒出家族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路径,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家办专业人才需具备全球化视野与精准资产配置能力,为CFOP认证体系的价值阐释奠定实践基础。 认证发布:构建家办人才培养新体系 在全场期待中,国际守富传承研究院、汇智研究院、海丝家办服务中心共同发布“家族办公室高级人才CFOP认证”。该认证聚焦跨境家办业务场景,涵盖家族财富管理、跨境资产配置、家族治理与传承、国际税务合规架构优化等核心知识模块,旨在为家办从业者搭建系统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平台,培育既懂专业理论又具实操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发布环节后,U&I GROUP(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海丝家办服务中心主任赖小敏、国际财富管理研究院院长邓伟等嘉宾围绕认证体系展开深度解读。值得提的是,这次请来,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的领军人物黄恒德先生。 黄恒德先生是香港政府投资推广署首任环球家族办公室兼金融服务环球总裁及汇丰银行前执行董事,现任香港圣方济各大学商学院实务副教授、私人银行及家族办公室研究生文凭课程主任 兼公司治理硕士课程教研成员, 还担任香港MBA协会荣誉顾问。在任期间主要负责设立和统筹投资推广署首个家族办公室专业服务团队,推动各政府部门退出系列家族办公室优惠政策,及投资移民计划。他对全球的家办进行深度了解和访谈,在任香港政府期间黄恒德先生不断完善香港家办人才服务生态圈,因此黄恒德先生深耕家办领域研究与人才培育多年,此次联合多方推出CFOP认证,是整合行业资源、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通过课程体系与实践场景的结合,能让学员真正掌握跨境家办业务的核心技能,为行业输送“懂业务、能实操、善创新”的人才。 赖小敏女士则从跨境企业及企业家视角出发,阐述国际复合型人才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家族办公室服务的是超高净值家族,涉及财富传承、企业治理、家族文化延续等复杂需求,这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财富传承的本质是规则的传承,因此要理解家族背后的情感与价值观。CFOP认证将助力从业者沉淀专业能力,同时培养服务家族的温度与深度,让家办真正成为家族财富与精神传承的守护者。” 邓伟作为国际财富管理研究院院长,强调了认证在行业生态构建中的价值:“CFOP认证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敲门砖’,更是推动整个家办行业规范化、专业化的重要力量。通过认证体系,我们能凝聚行业智慧,形成人才培养标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家办领域,也让家族客户更清晰识别专业服务者,促进家办行业良性循环。” 展望未来:携手共建家办人才生态 活动下半场,嘉宾们联合圣方济各大学商学院教授与知名私行,家办律所,赋能家办人才培养”展开畅想与交流。邓伟介绍,后续CFOP认证将与圣方济各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融入学术研究成果与国际前沿案例,让课程体系更具前瞻性;同时,联合私行,律所,架构师,家办专家,打造“理论学习+律所实践+家办实操”的培养闭环,让学员接触真实业务场景,积累解决复杂家办问题的经验。 黄恒德先生补充道,汇智研究院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为认证学员搭建交流平台与职业发展通道,“我们计划组建家办人才联盟,汇聚认证学员、行业专家、家族客户,通过研讨会、私董会、项目对接等形式,促进知识共享与业务合作,让人才在交流中成长,让家办服务在协作中升级” 。 赖小敏女士也分享了与律所,会计师,税务师合作的构想:“家办业务涉及法商财税,可谓是:跨境+跨界从家族信托设立到跨境税务筹划,都需要专业法律,财会,税务师支持。与专业机构联合,一方面能让CFOP学员深入学习知识,提升合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专业服务机构也能借助家办平台拓展业务边界,实现‘人才共育、业务共拓’,这是双赢的合作模式。” 行业回响:共探家办发展新机遇 活动现场,不少家办从业者、财富管理机构代表参与交流。一位家办从业者表示:“CFOP认证的推出太及时了,过去家办人才培养缺乏系统体系,自己在业务中常遇到知识瓶颈。现在有了标准化认证与实践赋能,相信能更快成长,也期待通过这个平台结识更多同行,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某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则提到,将鼓励团队成员参与CFOP认证,“家族办公室是财富管理的高端形态,我们需要更专业的人才为超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CFOP认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能精准匹配客户跨境财富管理、家族传承等需求,助力我们提升服务品质,拓展业务版图” 。 结语:以人才为翼,驱动家办行业腾飞 此次CFOP跨境家族办公室高级人才认证发布会,不仅是一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布,更是跨境家办行业凝聚共识、携手发展的新起点。随着CFOP认证逐步落地,联合高校、律所等资源构建的人才生态持续完善,将为跨境家办行业培育一批批专业过硬、视野开阔、贴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未来,在璟承家办、汇智研究院、国际守富传承研究院,海丝家办服务中心,圣方济各大学等机构推动下,在行业专家与从业者共同努力中,跨境家族办公室有望借助人才力量,更好服务超高净值家族财富传承与企业发展,在全球财富管理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书写家族财富可持续传承与跨境家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5年6月20日,香港K11 ATELIER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号迎来一场聚焦跨境家族办公室(Fami […]

为助力厦门企业把握东南亚发展机遇,规避出海风险,6月19日,“企业出海东南亚实战指南暨服务对接会”在厦门海上世界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工信局与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联合主办,厦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汇智研究院、海丝跨境企业及家族办公室发展中心等多家机构承办,本次对接会吸引了多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汇聚了律所专家、跨境服务机构及企业代表,共同拆解东南亚最新政策动向与潜在风险,为厦门中小企业布局东南亚提供全链条、实战化的解决方案。 厦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官义高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东南亚市场以其庞大人口红利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厦门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战略新高地。但企业需应对“市场选择、政策法规、文化差异、合规运营、风险防控等多重挑战”。 01 法律风险与合规路径 福建信实律师事务所杨海光律师系统剖析东南亚投资的法律风险,强调资金出境合规是生命线。他指出,ODI(境外直接投资)、内保外贷、境外放款是合法资金出境的主要途径,并警示虚构贸易背景等逃避监管行为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 02 投资架构与税务筹划 U&I GROUP(汇智集团)战略客户总监林子龙先生分享出海实战路径,强调合规架构设计的重要性。用数据佐证了东南亚的热度,他指出,相较于传统成熟的欧美市场,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区域凭借快速经济增长与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这片“机遇蓝海”。聚焦“合规架构设计”,拆解中资企业出海的主流路径。 03 政策预警与风控搭建 君悦律师事务所许江晖律师解读政策变动五大预警信号,包括出口管制、反垄断审查等。他以跨境并购为例,建议企业在竞标中保持理性报价,通过交割先决条件、价格调整机制等条款降低风险,同时关注经营者集中申报与安全审查。 04 越南工业园落地机遇 越南C+Consult.吴毅刚远程连线,解码越南2025工业园新政。他介绍越南工业园已从传统制造基地升级为“生态工业城市”,并详细解答企业关心的土地政策(50-70年使用权)、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四免九减半”)及产业配套现状。 05 实战领航:厦企经验与生态共建 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陈奕颖分享海外布局经验。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智能制造基地,依托东南亚贸易政策优势,实现北美市场产品低成本交付;墨西哥新基地 2025 年投产,强化北美区域联动。此外,光莆在半导体光应用与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出海提供核心竞争力。 厦门创业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杨玲介绍,公司2024年落地印尼生产基地,聚焦奢侈品包装自动化服务。通过引进德国先进设备与数字化管理系统,在成本控制与价格竞争中占据优势,未来计划拓展东南亚包装市场,助力更多品牌出海。 活动虽落幕,但厦门企业出海的征途正启。从政策解读到风险预警,从架构设计到园区落地,从资金合规到实战案例,这场对接会为有意布局东南亚的厦门企业绘制了一幅清晰的“航海图”。“出海从来不是孤帆远航”,正如主持人在闭幕时所言,唯有深谙规则、善用专业、抱团聚力,方能在东南亚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蓝海”中行稳致远,让厦门企业的旗帜高高飘扬。  

为助力厦门企业把握东南亚发展机遇,规避出海风险,6月19日,“企业出海东南亚实战指南暨服务对接会”在厦门海上世 […]

6月25日下午,由U&I GROUP(汇智集团)广州机构联合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专创国际青年社区共同主办,中信银行协办的“把握新趋势,拓展新蓝海!2025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跨境投融资价值峰会”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交易大厅成功举行。本次峰会旨在汇聚行业精英,深入剖析跨境投融资前沿动态,助力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破浪前行。

嘉宾齐聚,共话跨境投融资新蓝图 峰会伊始,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伍少球先生发表开场致辞,深刻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跨境投融资领域的战略地位与使命,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指明方向。

U&I GROUP(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先生随后上台,分享了汇智集团在跨境投融资领域的专业实力与战略布局,表达了对峰会推动企业跨境交流的期待。

专创国际青年社区董事长陈经湛先生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展现了社区在青年创新创业及企业交流合作方面的积极贡献。 签约仪式:开启跨境合作新篇章 在各界关注下,广东股权交易中心、U&I GROUP(汇智集团)与专创国际青年社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聚焦企业出海培训、投融资交流平台打造及上市后备资源挖掘,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跨境服务,助力大湾区跨境金融创新。 深度主题分享:洞察跨境投融资关键要点 主题演讲环节,U&I GROUP(汇智集团)大湾区合伙人曹澜心女士以《企业出海制胜关键:跨境投融资深度剖析》为主题带来精彩分享,从全球市场趋势、跨境风险应对到红筹架构案例,全方位解析跨境投融资要点,为企业出海提供切实指导。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陈莹女士带来的《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专题中,详细介绍了中信银行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举措与优势,从金融产品体系到专业服务团队,全方位展现中信银行的实力,为企业出海筑牢金融后盾。 圆桌论坛:聚焦科创企业跨境投融资 本次圆桌论坛环节,聚焦“科创企业跨境投融资”热点话题,由U&I GROUP(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先生主持,浦发银行南沙分行副行长李昂先生、香港扬子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暨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杨杰先生、汇丰银行深圳分行工商金融部深圳地区总监林锦彬先生以及蚂蚁集团RWA解决方案专家冯元龙先生等嘉宾展开深入探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科创企业跨境投融资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政策解读: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政策法规,确保合规运营。
  • 市场趋势:把握全球市场动态,合理规划投资方向。
  • 风险规避: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跨境投融资风险。
  • 成功案例: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优化自身的跨境投融资方案。
本次峰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全球化投资、经营赋能的新篇章。通过启动企业出海专项培训计划、打造跨境投融资培训及交流平台、赋能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峰会为大湾区企业的跨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U&I GROUP(汇智集团)将继续携手各方,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跨境服务,助力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我们期待与更多企业一同把握新趋势,拓展新蓝海,在全球化浪潮中砥砺前行!  

6月25日下午,由U&I GROUP(汇智集团)广州机构联合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专创国际青年社区共同主办 […]

2025年6月18日-2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主办,跨境清算公司、浦发银行等协办的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召开。本届展会是自1993年首次启幕后的第31届展会,以“开放创新 科技赋能 共创金融新未来”为主题,积极打造国家级、国际化的金融交流合作平台。浦发银行作为本次冠名协办单位参展,并于6月19日举办“浦赢四海、e路同行”跨境客户论坛。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边疆先生受邀参加圆桌论坛,同与会嘉宾聚焦当前国际形势,与企业共同探讨出海策略。

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现场

浦发银行“浦赢四海、e路同行”跨境客户论坛聚焦跨境客户,专门打造“6+8+X”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及浦赢跨境“同道荟”客户活动品牌,积极助力跨国企业全球产业布局。浦发银行跨境部副总经理刘文洁担任此次圆桌论坛主持,同现场嘉宾共同探讨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对全球国际贸易格局、跨境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并就时下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热点展开讨论。同时,就如何应对全球变局,现场嘉宾基于各自执业领域,以香港和新加坡两个热门出海目的地为例,进一步探讨涵盖企业跨境并购策略、企业跨境投资税收领域策略的企业出海应对策略。

“浦赢四海、e路同行”跨境客户论坛圆桌论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边疆先生作为圆桌论坛嘉宾,同互动嘉宾共探国际形势重塑背景下企业出海新航向。就中资企业海外投融资面临的变局,他提到,一方面,在出海区域方面,新兴市场因市场开发潜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而部分发达市场则因地缘政治变动等因素投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在出海行业方面,中资企业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行业领域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拓市场底气更足,因此,企业在制定出海战略时,出海区域和行业定位对于企业适应新投融资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结合自身在跨境领域十余年执业经验,他以香港和新加坡区域为例,以企业关注的跨境投资税收策略为切入点,就战略顾问如何作为 “企业外脑”助力企业制定出海战略提供参考思路,并强调陪伴式跨境咨询服务对于企业长期持续灵活应对全球变局的重要意义。现场嘉宾积极参与讨论,反响热烈。

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边疆先生

国际地缘政治博弈及经济因素变动下,海外投融资当前正面临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轮动,而我国企业在“新三样”领域的发展优势则增添了出海发展底气,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U&I GROUP(汇智集团)将凭借自身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深厚专业底蕴及跨境实操经验,携手浦发银行共同赋能中资企业基于行业发展底气灵活应对全球海外投资变局,助力企业在海外实现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走下去的长期战略发展。

“浦赢四海、e路同行”跨境客户论坛圆桌论坛嘉宾现场合影

 

2025年6月18日-2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主办,跨境清算公司、 […]

年会概况:搭建跨境金融高端交流平台 2025年6月6日,2025第二届中国跨境金融年会暨第二届“金舵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贸易金融融媒体、中国贸易金融网主办,北京财资和供应链应用技术研究院承办,中国农业银行、U&I GROUP(汇智集团)等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聚焦“跨境金融的价值与担当”,邀请13位行业权威嘉宾与近150位线下参会者共探行业发展。 致辞要点:锚定跨境金融战略定位 • 贸易金融主编、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CTB50)总干事张志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跨境金融需从三方面升级: 1. 从资金流转转向全方位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国际拓展的战略伙伴; 2. 适应企业“生态出海”需求,通过跨境并购、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整合全球资源; 3. 把握汇率波动机遇,开发适配的风险管理产品。 •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强调在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需以战略定力应对挑战,推动服务贸易与跨境金融融合,从货币保值、融资方案到海外资金归集等全链条提升服务,助力贸易强国建设。 “金舵奖”颁奖:多领域标杆企业获表彰 年会揭晓第二届中国跨境金融标杆企业大奖“金舵奖”,近20家机构参与评选,经“行业领先、产品创新”等五维考评,最终8个奖项揭晓: • 最佳跨境金融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 • 最佳跨境金融创新银行:北京银行; • 最佳跨境金融中小银行:南京银行; • 最佳跨境金融银行三方服务商:U&I GROUP(汇智集团)等。 主题演讲:多维视角解析跨境金融实践 • 商务部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会长王亚平:以“复杂国际经贸形势及应对”为主题,提出“三个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对冲外部波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多元化市场,巩固东盟等出口市场)、维护多边体制(推动WTO改革,增强话语权)。 • 农业银行国际结算处处长吴凡:指出外贸企业需拓展多元化市场,银行应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农业银行将强化产业链韧性支持,助力企业“出海”。 • 建龙集团金融风控总监刘楠:以钢铁产业为例,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布局经验,强调技术创新与数字化驱动产业升级,东盟因资源与需求优势成为海外布局重点。 • 简单汇副总裁邓健:提出制造业出海三大特点(东南亚首站、输出工业能力、本土化供应链布局),依托科技金融搭建全线上化跨境保理平台,实现融资效率T+0到账。 • 海云汇联合创始人章砚柏:聚焦数字贸易下的汇率风险管理,指出跨境电商向新兴市场转移带来的高频小额交易挑战,需将专业金融产品转化为客户可负担的实用方案。 • 贸促会跨境合规顾问仲昕分析供应链重塑下的出口融资策略,以非洲基建项目为例,强调保函、信用证在复杂法律环境中的应用,呼吁企业适应国际规则与当地法律的差异。 • 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兼集团副总裁于振莹:企业出海三段论——合规、架构、落地 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兼集团副总裁于振莹 于振莹在“企业跨境架构合规及案例分享”演讲中,系统提出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方法论: 1. 合规先行:出海筹备的底线思维
  • 企业对外投资需完成国内多部门审批(如商务、外汇、发改等),即使自贸区有特殊政策,仍需严守合规手续。例如,某制造业企业赴东南亚设厂时,因未提前完成境内ODI(对外直接投资)备案,导致境外资金回流受阻,延误项目进度。
2. 架构搭建:境外平台的策略选择
  • 中期阶段需重点考量投资目的地与我国的税收协定。以香港为例,其与内地的税收安排可降低股息预提所得税,成为跨境架构的常见选择。此外,新加坡因金融政策开放、东盟枢纽地位,也被众多企业作为东南亚业务平台。
  • 案例:某科技企业通过“香港控股公司+越南实体”架构,既利用香港融资便利,又享受越南当地税收优惠,实现资金成本优化。
3. 落地执行:适配海外环境的策略组合
  • 需在劳工政策(如东南亚国家对本地用工比例的要求)、政府关系(与当地商会合作)、税收政策(研究东盟各国减免税期)、外汇政策(应对新兴市场货币管制)等方面制定预案。例如,某工程企业在印尼施工时,因未了解当地劳工法对加班时长的限制,导致项目罚款,后续通过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解决。
  • 于振莹强调:“合规不是负担,而是企业出海的‘通行证’。从注册到运营,每个环节的规范操作都能为长期发展规避风险。”
圆桌论坛:共商跨境金融新使命 以“新形势下跨境金融的价值与担当”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由仲昕主持,华夏银行、南京银行、浦发银行及邓白氏代表参与讨论,核心观点包括: • 跨境金融需强化合规风控,尤其在制裁、反洗钱领域提升管理精度; • 中小银行可聚焦细分市场,如南京银行发力跨境电商金融服务; • 科技赋能是关键,通过大数据优化客户授信,缩短跨境融资流程。 年会总结:凝聚智慧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本届年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前沿思辨,为跨境金融行业搭建了务实交流平台。正如主办方所言,未来需持续凝聚各方力量,以专业服务支撑企业国际化布局,推动中国跨境金融在全球竞争中迈向更高水平。汇智集团等机构的实践经验,为企业出海提供了从合规到落地的全链条参考,彰显了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责任与担当。

年会概况:搭建跨境金融高端交流平台 2025年6月6日,2025第二届中国跨境金融年会暨第二届“金舵奖”颁奖典 […]

一些纳税人因税法过于复杂而采取走捷径的做法,而许多纳税人则因缺乏税务专业知识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错。在税法中,有一个领域尤其存在极端复杂性与低合规率并存的现象,就是各州针对非居民个人的所得税申报与预扣规定。
      各州对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的申报门槛 截至2025年1月1日,有24个州几乎没有实质性的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申报门槛,这意味着大多数非居民只要在该州工作哪怕一天,就必须提交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与此同时,有17个州设立了非居民申报门槛,在非居民仅在州内从事有限工作的情况下,可免除其申报义务。 在这17个州中,有6个州的申报门槛是基于在州内停留的天数,门槛从北达科他州的20天(需满足互惠要求)到印第安纳州和蒙大拿州的30天(无互惠要求)不等。 另外有9个州则根据非居民在该州赚取的收入金额设定门槛,从佛蒙特州的100美元到明尼苏达州的14,950美元不等。还有2个州——康涅狄格州和缅因州——要求非居民同时满足“在该州停留一定天数”且“在该州赚取一定收入”两个条件时才需申报。例如,在康涅狄格州,非居民只有在工作超过15天且在州内收入超过6,000美元时才需要提交申报。 有9个州完全不对工资和薪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而联邦法律则禁止哥伦比亚特区对非居民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其他州已缴税款的抵免 居住在征收所得税的州的个人,可以就其向其他州缴纳的所得税,在其本州申请税额抵免。因此,尽管向其他州缴纳所得税不一定会增加个人的整体州税负(这取决于其他州对该笔收入的税率是否更高),但却显著增加了申报过程的复杂性和成本。由于各州均有权对纳税人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征税,因此多个州对纳税人同一部分收入提出合法征税主张的情况相当常见。正因如此,对其他州已缴税款的抵免机制对于防止双重征税至关重要。详细信息可参阅往期文章:跨州所得收入的纳税方式解析。       互惠要求(Mutuality Requirements) 一些州将“工作天数”为申报门槛,但该门槛并不适用于所有纳税人。目前,在六个设有此类门槛的州中,有4个州:路易斯安那州、北达科他州、犹他州和西弗吉尼亚州设有“互惠要求”,即仅对居住在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或设有“实质类似”(substantially similar)免申报规定的州的非居民,才给予申报豁免。 例如,印第安纳州的居民若在犹他州工作不超过20天,无需提交犹他州的非居民所得税申报表,因为印第安纳州也设有类似的非居民申报门槛。相反,科罗拉多州没有实质性的申报门槛,因此科罗拉多州的居民即便仅在犹他州工作一天,也无法享受犹他州的豁免保护机制(safe harbor),从第一天起就需要进行申报。 然而“实质类似的豁免”(substantially similar exclusion)在相关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使得纳税人常常无法判断其居住州的规定是否符合互惠要求,从而面临不确定的合规风险。 目前,仅有印第安纳州和蒙大拿州设定了30天申报门槛,并将该门槛普遍适用于所有非居民,不论其来自哪个州。放弃“互惠要求”被认为是一种更简洁、公正的做法,因为它减少了更多个人与企业的合规负担,并且无差别地对待所有非居民,而不受其居住州政策制定者决策的影响。       一天即需申报(Filing on Day One) 在那些规定非居民只要在州内工作一天就必须进行所得税申报的州,纳税合规的成本往往远高于所需缴纳的税额。许多情况下,纳税人可能只需向该州缴纳几美元,甚至根本无税可缴,但仍然有法律义务提交申报表。且如果聘请专业人士来为自己申报,费用往往就会达到数百美元。对于经常因公出差、短暂停留多个州和地方政府辖区的人员来说,这类成本很容易快速累积。 此外,对于政府而言,处理一份非居民的低税额或零税额申报表的行政成本,往往高于该申报表所附带的实际税款。实际上,税务部门通常更关注高收入者(例如职业运动员和演艺人员)的合规情况,而非普通纳税人。除非雇主为员工在非居民州进行了特别的预扣安排,否则税务机关往往无从得知(或无法证明)某个个人是否曾在该州工作过,除非其提交了申报。尤其是在这些法规带来极低收入的同时,却对试图遵守法规的诚实纳税人施加了沉重的合规负担,这种政策可能就弊大于利了。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州对于“工作一天”标准会略有差异,但绝大多数州采用的是“物理在场+实际劳务”作为判定标准,而不是按收入或工作小时数来判定。只要非居民在某个日历日中,亲自在该州从事任何形式的劳务,即使只工作了几分钟,该日就被视为一个“工作日”,从而触发非居民纳税申报义务(如果该州没有申报豁免门槛)。 比如,加州居民张先生飞往纽约参加一个研讨会,作为一位演讲嘉宾并获得了报酬。那他就会因为在纽约州亲身提供了劳务,被视为构成“工作一天”。 再举个例子,张先生飞往伊利诺伊州参加客户会议,与客户沟通了1小时。而这很可能因属于雇佣相关活动,在伊利诺伊州提供劳务而被判定为“工作一天”。虽然张先生认为这就是出差,这也是许多跨州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最容易混淆的地方,但在多数州税务规则下,“是否出差”并不是判断是否构成“工作一天”的关键。而是非居民纳税人是否“物理上”出现在该州,并为其所在雇主提供了有偿的,雇佣相关的服务或活动。       非居民的申报门槛与预扣门槛常常不一致 在同一州内,非居民的所得税申报门槛与雇主预扣义务的门槛往往不一致。例如,在亚利桑那州,雇主只有在非居民员工在州内工作满60天或以上时,才被要求代为预扣所得税;但这些非居民员工只要在亚利桑那州工作哪怕一天,就有义务进行所得税申报。在此类情形中,许多个人误以为只要雇主没有进行税款预扣,自己就不需要申报,但这种理解往往是错误的。 更加复杂性的是,目前有14个州:包括阿拉巴马州、科罗拉多州、特拉华州、印第安纳州、爱荷华州、马里兰州、密歇根州、密苏里州、新泽西州、纽约州、俄亥俄州、俄勒冈州、宾夕法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都设有地方所得税,这些税有时也适用于非居民。这进一步增加了纳税合规的成本,尤其是对那些仅在某一城市或县短暂停留工作的人员而言,负担尤为沉重。 好消息是,在联邦层面,《流动劳动力州所得税简化法案》(Mobile Workforce State Income Tax Simplification Act)已多次被提出,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统一的30天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申报与预扣门槛。但除非国会采取行动,否则纳税人仍将被迫遵守各州错综复杂、标准不一的非居民所得税申报与预扣规定。 如果大多数州都能主动采纳合理的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申报与预扣门槛,美国日益流动化的劳动群体将在跨州工作的税务负担上获得显著缓解。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一些纳税人因税法过于复杂而采取走捷径的做法,而许多纳税人则因缺乏税务专业知识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错。在税法中, […]

为助力厦门中小企业把握自贸区金融创新机遇,提升跨境资金管理能力,6月25日下午,由厦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联合主办,U&I GROUP(汇智集团)、海丝跨境企业及家族办公室发展中心、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协会承办的“自贸区跨境资金池政策解读与操作实务专题会”在厦门海上世界圆满落幕。本次会议聚焦企业跨境资金管理痛点,通过政策拆解、案例推演、架构设计三大维度,为出海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搭建了深度对接平台。 01 跨境资金池政策全景透视 中国银行厦门分行李清江先生以 “跨境资金池政策及操作实务” 为核心,系统梳理了政策演进脉络。当前跨境资金池已形成 “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 的完整体系,涵盖人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外管局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以及 2025 年新纳入厦门试点的本外币一体化 3.0 版。 现场以某制造企业案例直观演示:当境内母公司急需资金时,可直接代收新加坡子公司对境外客户的应收款,通过国内主账户完成“外债入池”,省去传统跨境流转的汇兑成本与时间损耗。 02 合规跨境融通架构的本土化实践 U&I GROUP(汇智集团)战略客户总监林子龙先生以 “企业合规资金跨境融通” 为切入点,结合实操案例拆解政策落地要点ODI 备案核心逻辑;跨境架构设计;资金通道对比,强调 “真实经营 + 合规审批”,需通过商务、发改、外管三层审核,重点提示房地产、娱乐业等限制类投资风险。以 “防火墙 + 税务优化” 为原则,推荐多层控股模式。对比内保外贷、跨境资金池、QDII 等通道,指出 ODI 在稳定性与收益回流便利性上的优势,同时提醒 “母小子大”“快进快出” 等投资行为易触发监管关注。 本次活动破解了企业“政策看不懂、通道不敢用、架构不会搭”的困境,当专业服务力量拧成一股绳,中小企业出海征途必将行稳致远。未来,U&I GROUP(汇智集团)与海丝跨境企业及家族办公室发展中心将持续开展跨境税务筹划、ODI合规路径等系列实务培训,助力企业把握RCEP新机遇。乘风破浪的厦门企业,正以更稳健的姿态驶向深蓝。  

为助力厦门中小企业把握自贸区金融创新机遇,提升跨境资金管理能力,6月25日下午,由厦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海丝 […]

6月13日,由厦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主办,U&I GROUP(汇智集团)、汇智研究院、海丝跨境企业及家族办公室发展中心、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协会承办,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厦门海上世界支持的“国际化法商复合型人才能力模型与培养路径专题会”在厦门海上世界举行。活动聚焦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人才跟不上”的核心痛点,系统拆解法商融合能力的构建逻辑,为跨境企业提供人才战略新思路。 01 合规为先:企业出海的五大基石 U&I GROUP福建区域合伙人赖小敏女士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必须构建一个“法商融合”的跨境架构能力体系。面对包括经济实质法、CRS(共同申报准则)、BEPS(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等在内的各种税务合规挑战,以及税务规划与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风险,企业及其领导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赖小敏女士尤其强调了对外直接投资(ODI)备案的关键作用,并深入剖析了受控外国公司(CFC)规则对离岸公司利润分配的影响,以及经济实质法对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所提出的要求。她举例说明,如果一家离岸公司没有实际运营活动,其所得利润可能会被视为已分配并需缴纳相应税款。 02 落地挑战:地理、人文与利益的深度适配 福建旭丰律师事务所廖山海律师结合其跨境实务经验,讨论了如何将法商融合能力转化为跨境企业的竞争力,强调了国际法商人才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核心能力框架及其为企业创造的战略价值。通过自身在海外投资和法律实践中的经历,如赴美国和埃及的商务考察,解析了跨境投资中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对当地文化、宗教的了解。廖律师还从投资角度,结合人才培养主题,深入剖析了跨境企业面临的挑战与策略布局,再次强调了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关键作用。 法商人才不是“法律+商业”的简单叠加,而是能用合规钢筋撑起商业蓝图的跨界工程师。当合规意识融入血脉,当全球布局的智慧沉淀为制度,中国企业的航迹必将更深、更远。  

6月13日,由厦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主办,U&I GROUP(汇智集团)、汇 […]

2025年6月6日,香港公司治理师公会第二十六届年度公司与监管动态更新研讨会(ACRU 2025)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圆满举办。作为金融服务领域合规创新的引领者,U&I GROUP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先生(Mr. Dixon Wong)此次作为香港公司治理师公会资深会士应邀出席,与港交所、证监会等六大监管机构代表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本届年会围绕 ”Better Governance, Better Future” 核心理念,聚焦监管框架迭代、风险治理深化与市场机制革新三大核心议题,深入探讨金融监管变革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本届会议探讨了多项与汇智集团服务体系高度契合的议题,包括:
  • 港交所强化上市后财务披露的审查力度;
  • 公司注册处解读《公司条例》立法修订要点;
  • 证监会推出企业不当行为的治理工具并明确了IPO保荐人的职责和义务;
  • 廉政公署倡导公私合作,推动诚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多项议题为跨境企业合规发展指明方向,也对专业服务机构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U&I GROUP(汇智集团)作为国内首批具备跨境司法管辖区专业资质的机构,其跨境合规解决方案已在上述议题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价值,彰显前瞻性战略眼光。 左:香港公司治理师公会理事会理事 赵明璟先生 右:U&I GROUP(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总裁 黄恒德先生 一、汇智集团服务体系与监管议题的深度契合 01 监管框架迭代 从政策解读到合规落地的全过程响应 面对港交所上市合规监管升级、公司注册处《公司条例》立法更新等政策变化,汇智集团凭借二十余年服务超1万家企业的实战经验构建了 “政策解读——方案设计——落地执行” 全方位服务体系,实现从监管变化预警到合规闭环的全过程动态响应。通过前置性政策研判、定制化架构适配与标准化执行管控,确保企业每一环节的合规动作与监管框架迭代同频共振。 02 风险治理深化 智能风控与生态协同 针对证监会提出的“企业不当行为治理工具”及廉政公署倡导的“公私合作”模式,汇智集团作为国内首批持有跨境司法管辖区CPA、律师、秘书及注册代理人等牌照的专业机构,为客户规划系统、稳定、安全且可持续发展的跨境商务、法律、财务及税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精准识别跨境经营风险,构建强韧企业治理体系。 03 市场机制革新 前瞻布局与创新服务的双重驱动 从港交所USM市场改革筹备等市场机制的革新动向来看,汇智集团一直保持着前沿敏感度。依托境内外二十多家分支机构及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的服务网络,凭借跨区域、跨法域的专业资源整合优势,为客户构建起 "政策预研——架构设计——合规执行" 的全周期服务体系,真正为客户做到境内咨询、境外落地的一体化、一站式贴心服务。   二、专业优势的底层逻辑:商学研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 U&I GROUP(汇智集团)在2019年设立的汇智研究院,以“行业经验+资源网络+研究能力” 三者结合的商学研一体化模式为核心,专注于宏观环境、政策法规及商业案例的动态研究,为集团保持政策敏感度与做出前瞻性决策提供支持。同时结合商业实务,解读涉外政策、发布海外资讯、设立跨境知识课程,目前已成为多个知名专业知识服务平台及行业媒体的内容合作伙伴,研究成果与服务深受行业和客户认可。此外,汇智集团还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恒生大学、香港圣方济各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研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家族办公室等专业课程,持续为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左:U&I GROUP(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总裁 黄恒德先生 右: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会成员、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董事 汤颷先生 三、未来展望:以合规为基石,共塑有韧性的行业生态 ACRU 2025年会释放出重要信号:跨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机构的深度赋能。U&I GROUP(汇智集团)借此次会议传递出清晰价值主张:在复杂监管环境下,合规不是束缚企业的枷锁,而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底层能力。汇智集团作为拥有 "监管政策翻译官" 与 "合规创新践行者" 双重能力的专业机构,是帮助企业实现合规避险与价值增长同步跃迁的关键所在。未来,汇智集团将继续以专业服务链接政策与市场,助力企业在复杂环境中构建兼具韧性与创新力的治理体系,共赴 "Better Governance, Better Future" 的行业新征程。    

2025年6月6日,香港公司治理师公会第二十六届年度公司与监管动态更新研讨会(ACRU 2025)在香港会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