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1号位头图

当远程办公遇上跨州纳税,巧用税收抵免少交钱(上)

纳税人的收入可以由其居住州和其收入来源州同时征税。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两个州通常是同一个。然而,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跨州远程和混合形式工作变得越来越普遍。无论是偶尔还是经常,越来越多的人在不同于他们居住州工作。

虽然所有州的所得税法典都已经考虑到本州居民在另一个州工作的情况,但大多数州的非居民个人所得税法规已经过时且极为复杂,给个人和雇主带来了沉重的合规负担。自2020年以来,少数几个州在这一领域优化了相关税制,但大多数州的非居民所得税的复杂性将依然存在。在未来,更多州应当努力优化那些阻碍灵活性的陈旧且低效的税收政策,以适应高流动性的现代经济。


 

 

 

税款的跨州抵免基本原则

由于多个州可以对同一收入提出征税要求,为了避免双重征税,每个对工资和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州都会提供对向其他州支付税款的税收抵免(Tax Credit)。税收抵免可抵消纳税人对同一收入实际因支付给其他州的税款,或者纳税人在居住州征税时应支付的税款金额,两者取其低。

这意味着,当个人的部分收入在两个州都应税时,虽然这部分税收可能在两个州之间进行分配,但纳税人在这部分收入上的总计州所得税最终将等于该纳税人如果仅由税率较高的州征税时应付的税款金额。

举个例子:假设张先生住在一个所得税率为4%的州,但他跨州通勤到一个税率为6%的州工作。如果他的应税收入为60,000美元,他将欠工作地州3,600美元(60,000美元的6%)。由于张先生的居住州在这部分收入上的税负为2,400美元(60,000美元的4%),因此他的居住州可提供足额的2,400美元的税收抵免,用于抵消他已在工作地州支付的税款。在此情况下,这个抵免将完全消除他在居住州的税负,居住州将不会收到任何收入税款,而工作地州将收到3,600美元。

在相反的情况下,如果张先生住在所得税率为6%的州,但在所得税率为4%的州工作,他将向工作地州支付2,400美元的税款,而他的家乡州将提供2,400美元的税收抵免,用于抵消他在工作地州支付的税款,从而将他在居住州的税负减少到1,200美元(3,600-2,400)。他仍然需要支付总计3,600美元,这与他仅由税率较高的州征税时的总税负相同,但其中2,400美元将支付给工作地州,1,200美元支付给居住州。

所以就纳税人跨州收入部分,其所得税总税负将取决于居住州和收入来源州之间较高所得税率一方。而分配到每个州的税款将根据提供抵免的州是高税率州还是低税率州会有所不同。在跨州通勤的情况下,居住州会失去税收收入,因为该州居民在其他州工作。

 

 

 

向其他州支付税款的反向税收抵免

一些州提供“反向税收抵免”(Reverse Credits),允许在该州工作的非居民抵免其非居民州所得税负担,以抵消支付给其居住州的税款。只有少数几个州,如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印第安纳州、俄勒冈州和维吉尼亚州有提供反向税收抵免,而且这些抵免只提供给那些也提供反向抵免的其他州的居民。并且有些州有特别的排除条款,例如印第安纳州不承认加州或维吉尼亚州的反向税收抵免。

举个例子,假设张先生是亚利桑那州居民每天通勤到加州的办公室工作,并且他的全部收入都在加州获得。由于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没有互惠协议(稍后讨论),张先生需要在亚利桑那州提交居民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在加州提交非居民申报表。处于这种情况的纳税人会申请亚利桑那州的税收抵免,以减少他在亚利桑那州的税负,抵消他在加州支付的税款,最高抵免金额为如果该收入仅在亚利桑那州征税时应支付的税款。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加州的个人所得税率远高于亚利桑那州,如果张先生在亚利桑那州申请税收抵免以抵消支付给加州的税款,这将完全消除他在亚利桑那州的税负,而他将把全部税款支付给加州,亚利桑那州则不会收到任何税收。然而,由于这两个州相互承认对方的反向税收抵免,亚利桑那州的居民将在两个州都提交申报表,但会申请加州的税收抵免,从而减少张先生在加州的非居民所得税负担,抵消他支付给亚利桑那州的税款。通过这种方式,两个州都会收到张先生总税负的一部分,但他支付的税款与如果他仅在税率较高的加州征税时所需支付的个人所得税金额相同。

反向税收抵免通过确保纳税人居住州始终获得其所得税收入的一部分,正当地承认了纳税人通常从居住州获得的公共服务要比从工作州获得的多,即便其可能在两个州都花费大量时间。例如,如果一个纳税人有资格获得各种形式的州援助,大部分费用将由其居住州承担。因此,即使纳税人在其他地方工作时间较长,居住州仍然应当获得税收收入,这样是合理的。

反向税收抵免具有重要作用,但受益的实际上是纳税人的居住州,而非纳税人自己。反向税收抵免只是保护居住州,防止其税收流失。然而,如下一篇文章要讨论的互惠协议,更进一步通过将跨州通勤者的税收留在其居住州,同时减少报税和代扣负担,达到更广泛的效果。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