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案例系列回顾
哈萨克斯坦的优势
在全球投资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将目光投向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拥有1800多万人口,GDP占中亚地区60%以上,正迅速成为外资投资的热土。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哈萨克斯坦注册的外资企业总数近6万家,合资企业为1万多家,其中俄罗斯、土耳其和中国是三大外资来源国。
哈萨克斯坦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着极重要的地理位置,贸易可辐射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哈萨克斯坦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签订的关税同盟条约,使得外商企业可以通过直接在哈投资设厂的方式,以较低税负通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市场。哈萨克斯坦拥有良好的法治环境,例如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设有以最高国际标准运作的国际仲裁中心,为企业创造了安全的投资环境。
零售业在哈萨克斯坦的机遇
从行业分布来看,外商投资最大比例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占比36.3%。这是哈萨克斯坦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带来的,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尤其是阿拉木图等大中城市,涌现出了大量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中产阶级,这些人更倾向于选择高品质的国际品牌和线上购物,部分进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9.4%,中国品牌在这里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
A企业作为国内知名品牌的海外经销商,希望抓住这一市场机遇。通过设立本地公司加深入了解当地及中亚市场特性,针对性地推广产品,从而占据有利市场地位,并有效降低企业关税和物流成本。
架构规划及法律风险考量
哈萨克斯坦设立公司多为有限责任合伙公司,除金融、媒体、安全活动等行业存在禁止或限制外,对外资持股比例没有限制。企业注册前需要确定公司的规模类别属于小型、中型或大型,即确定该企业实体预计的平均年员工人数和平均年收入,不同类别实体对注册材料的要求不同。另一个中资企业在注册过程中会经常忽略的是,部分注册文件需要翻译成俄语或者哈萨克语言并办理海牙认证,并进行当地公证。
外资企业设立哈萨克斯坦公司常采用“中间控股平台+运营实体”的模式,通过双边税收协定优惠,实现股息预提税优惠。但此次A公司并未采取此种模式,而是用中国母公司直接控股哈萨克斯坦公司,因为相对于税务成本的节省,A企业更看重在当地市场上直接更好地打造中国品牌定位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
作为知名的中国品牌,品牌价值和保护对于A企业至关重要。因此,A企业对于境外投资特别关注的一个法律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工作是中资企业“出海”的必修课,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某些国家对专利审查标准、商标注册程序的规定与我国大相径庭,容易导致企业在知识产权申请登记或维权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投资前,企业应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政策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与分析。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知识产权风险,注重知识产权的申请与布局,及时在目标市场申请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以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创新成果。
知识产权涉外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企业被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企业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中资企业一旦涉外知识产权问题时,首先要积极收集证据,证明自身产品或技术与对方知识产权存在差异,不构成侵权。同时,可对对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进行质疑,如申请专利无效宣告等。若确认自身存在侵权可能,应主动与对方沟通,尝试和解,降低损失。此外,还可寻求专业法律团队的支持,借助专业知识和资源,维护自身的权益。
中资企业境外投资时,除了架构中的法律和税务合规,知识产权等法律风险不容忽视。只有充分认识风险类型,掌握应对方法,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在海外市场稳健发展,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目标。
UI学研社将推出企业“出海”系列文章,涵盖出海一带一路国家的架构、税务、法律方面的理论和实操要点,敬请期待。
@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