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由香港理工大学江苏校友会和清华大学南京校友会联合主办的“企业出海怎么走?”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参与,共同探讨企业国际化发展之路。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多位嘉宾进行分享,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南京代表处主任范江波先生、中国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曹安铭先生、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荩钢先生、U&I GROUP(汇智集团)江苏区域合伙人王丰先生、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健新先生以及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正国先生。 范江波先生以“借力香港链接全球”为主题,分享了如何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帮助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曹安铭先生则从金融角度出发,探讨了“迎接企业出海的机遇和挑战”,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金融策略和风险管理建议。 王荩钢先生的分享聚焦于“出海架构法律实操”,详细解读了企业在海外扩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吴健新先生和王正国先生则分别从越南市场和欧美市场的角度,分享了各自市场的商业环境和投资机会。 U&I GROUP(汇智集团)江苏区域合伙人王丰先生分享了“多变环境下中企出海五大商业场景解读”。王丰先生深入分析了当前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五大商业场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建议。他的分享不仅涵盖了市场进入、业务发展、组织管控等关键挑战,还详细解读了如何通过跨境架构设计、税务规划和法律合规来优化企业的全球布局。王丰先生的分享为企业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框架和策略,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U&I GROUP(汇智集团)江苏区域合伙人 王丰

本次研讨会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家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市场,把握出海机遇,应对挑战。通过各位嘉宾的深入分享和讨论,与会者对企业国际化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的伙伴建立联系,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帮助企业把握国际市场的脉搏,实现全球战略布局。同时,我们也将持续优化和升级我们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跨境业务需求,为推动全球经济合作贡献力量。  

2025年3月1日,由香港理工大学江苏校友会和清华大学南京校友会联合主办的“企业出海怎么走?”研讨会在南京成功 […]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025年3月7日,“自贸全球 有信天下”中信银行综合金融服务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圆满举办,积极响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号召。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和海口分行行领导亲临大会现场,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相关领导也受邀现场参会作分享。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边疆先生作为大会特邀嘉宾,同莅临现场的行领导及受邀参会的20余位国际业务重点跨境企业代表共话全球化和本土化发展战略驱动及海南自贸港金融开放政策利好下跨境业务新局面和新机遇。

“自贸全球 有信天下”中信银行综合金融服务研讨会大会现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会一开场,中信银行海口分行副行长张强军先生致欢迎词,对参与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中信银行海口分行副行长 张强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海南省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政策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处副处长邓昕先生,就海南省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政策进行深入解读。邓昕处长重点介绍了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的建设原则,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序推进、分步实施。此外,邓昕处长强调海南自由贸易港定位核心是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和服务民生,建设EF账户要以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为根本目标。同时,通过资金监测平台实现交易留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资金跨二线流动实施可调节的宏观审慎管理,确保风险可控。

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处副处长 邓昕

深化企业合作交流,打造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共创企业发展新格局。基于中信银行跨境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中信银行海口分行产品经理邓文婉女士解读了海南自贸港金融开放政策,并对申请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的认定流程做了详细介绍。邓女士提到,企业在海南成立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可以通过在海南开立EFE账户归集境外成员企业的资金,重点介绍了EFE账户实现境内外资金合理调拨的具体实操要点,并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如何享受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做了详细解读和案例分享。

中信银行海口分行产品经理 邓文婉

事有必至,理有必然;因时制宜,审势而行。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边疆先生受邀就《东南亚国别风险全景解读与应对策略》作专业分享。边先生基于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丰富的跨境业务实操经验,以“全球化叠加本土化策略下企业出海东南亚标准答案践行执行方法论”为主题,分出海数据、标准答案、案例解析三大板块,结合跨境实操案例深入分析了跨境合规五大模块和跨境五大场景下企业出海所面临的合规要求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并为中资企业在出海大势下稳中求进提供了跨境架构设计标准答案和可行性合规路径参考。

U&I GROUP(汇智集团)创始合伙人、集团副总裁兼汇智研究院院长 边疆

自贸全球,有信天下。作为会议主办方,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田悦女士对本次论坛做总结致辞。田女士对参加本次论坛的所有企业代表和分享嘉宾致以衷心感谢,表示希望可通过此次会议给企业跨境布局和未来业务拓展及风险管理以有效指导和启示,并祝贺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 田悦

秉承“专业、创新、共赢”发展理念,凭借在跨境商务、法律服务、财税审计、跨境架构规划和私人财富管理综合一体化服务方面的深厚专业底蕴和实操经验沉淀,U&I GROUP(汇智集团)将竭力为中信银行提供多元化业务支持,充分发挥双方合作的强大协同效应,携手探索跨境服务领域的新机遇及应对新挑战,助力中信银行高效链接和服务企业出海、构建稳健跨境服务体系,与中信银行携手打造富有创新生命力的“总对总合作生态”,共同为中资企业出海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合规思路和参考路径,扬帆远航全球化市场。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 […]

前言 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美股市场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其波动备受关注。近期,美股市场恐慌情绪急剧升温,引发广泛担忧。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核心原因,不仅有助于理解当前市场的运行逻辑,还能为投资者制定合理策略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比历史经验,研判未来趋势,以及分析对中国A股市场的潜在影响,对于把握全球金融市场格局变化和投资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美股市场恐慌加剧的核心原因分析 1.1 经济衰退预期与政策不确定性 1.1.1 贸易政策与地缘政治风险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关税政策长期处于反复无常的状态,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以及经济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特朗普曾公开表示 “不排除经济衰退可能性”,这一言论无疑给本就脆弱的市场信心带来了沉重打击,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大幅下调。与此同时,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如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直接导致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剧烈。能源作为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价格的不稳定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引发了市场的避险情绪,投资者纷纷寻求更为安全的资产配置,进一步冲击了美股市场的稳定。

特朗普两次任期标普500走势,蓝色为第一次任期,橘黄色为第二次任期,图片来源:THE WALL STREAT JOURNAL

1.1.2 疲软的经济数据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对美国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预测从2.3%降至-2.8%,其中消费和净出口的疲软是改变预测数据的主要原因。同时,美国 2 月服务业PMI意外陷入萎缩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跌至疫情以来的新低水平。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 “硬着陆” 的恐慌情绪,使得投资者对美股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预期普遍降低,从而引发了市场抛售潮。 1.2 流动性紧缩与市场估值泡沫 1.2.1 流动性担忧 民生证券指出,当前美股市场的恐慌情绪很大程度上源于衰退预期下的流动性紧缩。美联储持续推进缩表进程,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同时,欧洲与日本央行的政策也逐渐转向,纷纷表示不再维持以往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此外,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形成了一定的分流效应。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美股市场的流动性压力显著加剧,资金面的紧张导致资产价格面临下行压力,进一步引发了市场恐慌。 1.2.2 估值过高风险 标普500的席勒市盈率(CAPE)已经接近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这表明市场整体估值处于高位。以科技股 “七巨头” (Alphabet (GOOGL; GOOG)、亚马逊(AMZN)、苹果(AAPL)、Meta Platforms (META)、微软(MSFT)、NVIDIA (NVDA)和Tesla(TSLA))为代表的高估值资产,自1月20日以来市值已经出现了高达 2.5万亿美元的缩水。(数据来源:Wind)“七巨头”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占比在2024年便超过30%,如此高的权重使得它们的股价波动对指数走势影响巨大,在流动性收紧时,其脆弱性被无限放大。一旦市场对这些高估值资产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怀疑,投资者便会迅速抛售,以避免损失,这种抛售压力目前在市场中不断蔓延,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升级。

图片为标普 500 的席勒市盈率历史走势,图片来源:MacroMicro

1.3 科技股领跌与市场结构失衡 1.3.1 科技股泡沫破裂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相较于2025年2月出现的最高点下跌超14%,特斯拉、英伟达等科技龙头企业股价更是遭遇腰斩。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开始对高成长股的盈利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科技股凭借其高增长预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推高了股价。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部分科技企业的盈利增长未能达到市场预期,使得市场对科技股的投资热情迅速降温,引发了股价的大幅下跌。 1.3.2 市场集中度过高 长期以来,美股指数的走势高度依赖少数科技巨头,如 “七巨头”。这种市场结构在流动性充裕时能够推动指数不断攀升,但在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其脆弱性便暴露无遗。一旦这些科技巨头出现业绩下滑或面临其他风险,市场缺乏足够的分散化力量来缓冲冲击,极易引发系统性抛售。投资者担心科技巨头的困境会传导至整个市场,进而引发大规模的恐慌性抛售行为。 1.4资金流向避险资产 在市场恐慌情绪的推动下,美国国债需求激增,10年期收益率跌至4.202%。同时,美股基金的资金不断净流出,然而根据伦敦证交所集团(LSEG)统计显示, 截至3月5日当周, 避险的全球货币市场基金则吸引了613.2亿美元的资金,刷新了近一个月的新高。这充分表明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纷纷将资金从风险资产转移至国债等避险资产。资金的大规模流动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进一步推动了美股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       历史经验对比与市场周期的启示 2.1 2000年互联网泡沫与当前相似性 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高估值科技股主导市场,股价飙升,但企业盈利却无法与高昂的估值相匹配,最终导致市场崩盘。当前,美股市场同样存在科技股估值过高的问题,且部分科技企业的盈利增长面临挑战。从这一角度看,当前科技股的调整可能仅仅是泡沫破裂的开端,如果后续企业盈利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市场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调整。 2.2 2008年金融危机的前兆 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面临债务高企的问题,当时政府赤字占GDP的7%,同时流动性紧缩。如今,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债务水平居高不下,流动性也在收紧。这种相似的市场环境警示我们,当前美股市场可能正处于一个较为危险的阶段,需要警惕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爆发。 2.3 2018年贸易战与政策冲击 2018年特朗普关税政策实施期间,标普500单月下跌 9%,充分显示了政策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巨大冲击。当前,贸易政策和其他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且影响范围更广,持续时间可能更长,截至到2025年3月12日,标普500单月下跌8.88%。这意味着美股市场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政策因素的持续干扰,面临更长期的波动。 2.4 2020年疫情冲击的差异 2020年疫情冲击属于外生风险,虽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但疫情的性质相对明确,随着疫苗接种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经济有一定的复苏路径。而当前经济衰退预期源于内生经济矛盾,包括债务问题、通胀压力以及政策失误等,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修复难度更大,市场恢复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也更高。       未来趋势研判 3.1 短期:波动加剧与政策博弈 如果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标普500可能会再次下跌10%-20%,纳斯达克指数则可能进入熊市,跌幅超过20%。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被迫转向加大力度的降息以刺激经济。然而,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效应,降息政策可能难以迅速提振市场信心和经济增长。市场在短期内将继续处于高度波动状态,投资者情绪也将持续受到冲击。 3.2 中期:结构性调整与市场再平衡 从中期来看,科技股估值将逐渐回归理性,资金可能会从高估值的科技股流向防御性板块,如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等,这些板块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同时,新兴市场的投资价值可能会逐渐凸显,美国市场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可能受到挑战。欧洲、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具有相对较低的估值和较好的经济增长潜力,有望吸引全球资金流入。 3.3 长期:全球化重构与技术创新 中美科技竞争加剧,若美国在AI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优势逐渐削弱,可能会对其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拖累。在去全球化趋势下,全球供应链区域化发展,这虽然有助于降低部分政治风险,但可能会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率。长期来看,全球经济格局将面临深刻调整,美股市场也将在这一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中国A股的潜在影响 4.1 资金流动与情绪传导 4.1.1 短期冲击 美股暴跌可能会通过“恐慌情绪传染”效应,导致北向资金流出A股市场。北向资金在 A 股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其流出将对A股市场的资金面造成压力,尤其是外资重仓的消费与科技板块,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抛售压力,股价出现调整。 4.1.2 长期机遇 从长期来看,如果全球资金因为美股市场的风险而寻求新的投资方向,估值相对较低的新兴市场将具有吸引力。中国A股市场拥有庞大的市值和丰富的投资标的,特别是低估值蓝筹股,可能会成为全球资金的流入方向。这将为A股市场带来长期的资金支持,推动市场估值提升。 4.2 产业链与政策联动 4.2.1 贸易摩擦风险 美国关税政策若进一步升级,将对中国出口型企业造成冲击,影响企业的营收和利润。然而,中国国内积极推进 “双循环” 政策,通过扩大内需、加强国内产业链建设等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政策支持下的产业升级也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4.2.2 科技自主化加速 美国科技股动荡使得中国更加意识到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将加快半导体、AI等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相关板块将迎来结构性机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有望在国产替代过程中实现快速发展,为投资者带来投资机会。       总结与建议 当前美股市场恐慌情绪的加剧是经济周期、政策失误以及市场结构失衡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短期来看,市场风险尚未充分释放,仍将面临较大波动;但从中长期角度分析,市场有望通过估值修复和结构优化实现重新平衡。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一方面需要警惕美股市场恐慌情绪传导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对A股市场资金流动和板块估值的影响;另一方面,应积极把握国产替代和政策红利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在投资策略上,建议保持多元化资产配置,动态平衡风险敞口,避免过度集中投资。同时,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以及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   @ 投资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推荐或要约。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应自行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判断,并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 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价值可能会因市场条件、经济因素、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 本文件中的历史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表现,过往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 信息来源: 本文件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任何责任。我们不对因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责。 专业建议: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财务顾问、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法律、税务或投资建议。 免责条款: 我们不保证本文件中的任何预测、估计或观点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我们保留随时更改或更新本文件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适用法律: 本文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请仔细阅读上述免责声明。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请勿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前言 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美股市场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其波动备受关注。近期,美股市场恐慌 […]

美国有加征关税 [audio mp3="https://www.u-igroup.com/wp-content/uploads/2025/03/20250314342.mp3" loop="true" autoplay="true"][/audio] 本周资本视界:国内通缩显现,国际股市震荡!! [audio mp3="https://www.u-igroup.com/wp-content/uploads/2025/03/20250314448.mp3" preload="auto"][/audio] 2025年2月14日 BVI FSC:英属维尔京群岛FSC延长提交初始周年申报表的时间[1]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委员会)于2025年2月14日批准了财政年度或财政年度不是日历年的公司的提交初始年度申报表的延期。 根据2020年修订版英属维尔京群岛商业公司法第 98A(2A)条,委员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份通知(通知),允许财政或财政年度不是日历年并因此需要在2024年10月1日或之后提交初始申报表的公司延期9个月提交初始年度申报表。 这是根据英属维尔京群岛商业公司法第98A(2A)条赋予委员会的权力发出的第二份通知。第一份通知于2024年12月11日发布,该通知为财政或财政年度为日历年且必须在 2024年9月30日之前提交初始年度申报表的公司授予类似的延期。 2025年3月5日 香港税务局: 《2025年税务(修订)(税务宽免)条例草案》刊宪[2] 《2025年税务(修订)(税务宽免)条例草案》将于三月七日刊宪,以实施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建议的一次性税务宽减。 《财政预算案》建议一次性宽减二零二四/二五课税年度百分之一百的薪俸税、个人入息课税和利得税,每宗个案以1,500元为上限。有关扣减会在二零二四/二五课税年度的最终应缴税款中反映。建议将惠及约214万名纳税人,以及约165 400家须缴税的企业。政府在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的收入会因而减少约31亿元。 条例草案将于三月十九日提交立法会进行首读和开始二读辩论。 2025年2月28日 东盟:新加坡2025年预算案:对企业影响的分析[3] 新加坡2025年财政预算案由总理黄循财公布,旨在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并增强国家经济韧性。政府为2025财年拨款创纪录的1431亿新元(较2024年的1342亿新元有所增加),重点支持企业发展、提升劳动力技能及促进创新。预计2025年新加坡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0%至3.0%,而2024年的增长率为4.4%。
  • 企业所得税回扣
为缓解运营成本上升,政府推出了2025课税年度50%的企业所得税回扣。2024年雇佣至少一名本地员工的活跃企业将获得至少2000新元的回扣,每家公司回扣上限为4万新元。
  • 基金经理税收优惠
为振兴新加坡股市,政府对大量投资本地股票的基金经理推出税收优惠。此举旨在吸引更多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并增强市场流动性。
  • 成本分摊协议的新税收扣除
为促进协作创新,预算案引入了成本分摊协议的税收扣除。该措施鼓励企业共同投资研发,分担成本与收益,从而推动合作文化和技术进步。
  • 金融领域激励计划新增层级
金融领域激励计划(Financial Sector Incentive, FSI)新增一个层级,以吸引专注于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金融机构。这一举措与新加坡成为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的承诺相一致,并鼓励支持环境可持续性的投资。
  • 股权薪酬计划的税收扣除
预算案引入了股权薪酬计划的税收扣除。该措施激励企业提供基于股份的薪酬,将员工利益与公司绩效挂钩,培养所有权文化和长期承诺。
  • 国际化双重税收扣除计划延期
为促进海外扩张,国际化双重税收扣除计划(Double Tax Deduction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DTDi)已延期。该计划允许企业就国际市场扩展活动中产生的合格费用申请税收扣除,降低进入新市场的财务门槛。
  • 重新设计技能未来企业信贷
技能未来企业信贷(SkillsFuture Enterprise Credit)已重新设计为在线钱包形式,为企业提供1万新元的信贷额度。该额度将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有效期为三年,可用于资助企业和劳动力转型计划。雇佣至少三名本地员工的企业有资格申请,现有信贷计划将延期至新系统上线。 通过利用这些举措,企业可以增强韧性、推动创新,并为2025年及以后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025年3月9日 加拿大欲施行税收新政,促进在加投资,应对贸易挑战 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于9日宣布,马克·卡尼当选该党新任领导人,并将出任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加拿大政府将继续实施报复性关税,以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同时,卡尼承诺推行“新的联邦预算方法”,旨在节省纳税人的资金,同时激励企业在加拿大投资。他的具体政策包括: 1. 实施“中产阶级减税”计划; 2. 取消资本利得税上调政策; 3. 废除消费者碳税:并以绿色激励政策取而代之。   2024年3月 一周资本市场追踪 欢迎来到今天的财经新闻播报。今天,我们将为您带来全球财经领域的最新动态,解读市场变化背后的原因。 首先,聚焦国内经济数据。据香港《信报》报道,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变化。按年计算,CPI下降了0.7%,低于市场预期的下跌0.4%,创下去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时隔逾一年,通缩现象再次出现,其中核心CPI更是录得负 0.1%,为逾4年来首次转负。不过,扣除春节错月影响,2月CPI 按年仍有0.1% 涨幅,说明物价温和回升态势未变,此次由升转降,主要因春节错月、鲜菜供应充足及商品降价促销等, 飞机票和旅游价格也因春节因素受挫。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方面,2月PPI按年下降2.2%,已连续下跌29个月。这是由于春节前后是生产淡季,煤炭供应充足,国际油价波动传导等使价格下行。好在宏观政策带动部分行业需求增加,PPI 降幅有所收窄。 对于这些数据,市场分析认为,目前内需疲弱,出口因贸易战面临下行风险,政府财政及货币政策需更积极,如减息降准、扩大补贴企业及以旧换新规模等以刺激消费。 接下来关注国际市场。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华尔街股市下跌。因投资者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科技股遭抛售,华尔街股市暴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一下跌2.7%,此前一周已下跌3.1%,为六个月来最差单周表现,美国大型银行放弃今年对股市的乐观预测。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幅度更大,达 4%,为两年半以来最差一天,较12月峰值下跌超13%,进入回调区间。 个股方面,过去两年推动市场上涨的美国科技股表现糟糕。特斯拉暴跌15.4%,回吐大选后的所有涨幅,较12月高点下跌超50%。芯片制造巨头英伟达下跌5.1%。银行股也未能幸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分别下跌6.4%和5%。KKR和Ares的股票分别下跌6.2%和8.9%。 此次市场波动,是因美国总统周日驳回企业对其关税计划的担忧,且不排除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可能性。白宫指出股市情绪与商业现实存在差异,企业和消费者调查显示大家对经济前景担忧加剧。 再看美国国债和恐慌指数Vix的表现。周一,美国国债上涨,投资者寻求避险资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4.22%。被称为华尔街恐慌指数的Vix指数攀升至去年12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 投资者担心特朗普的贸易战损害美国经济,尤其是一系列疲软数据,包括令人失望的就业数据。而且,中国周一对约22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实施了报复性关税。 我们再来关注投行对股市的看法。据香港《信报》,投行花旗唱淡美股、看好中国股市。花旗将美股评级降至 “中性”,中资股评级上调至 “高配”,认为“美国例外论” 可能暂停数月。从股市表现对比看,港股农历新年假期后表现良好,恒指年初至今累涨18.56%,美股表现却令人失望,标普500指数今年累跌约5.34%,中美科技股表现差距巨大,恒生科指年初至今爆升31.72%,纳指期内累跌约一成。花旗看空美股,因标普500指数跌穿200天线,美股 “科企七雄” 中四雄过去5日表现疲软;不过,花旗也预期美国仍是AI领导者,当AI主题表现良好时,美股可能重现优异表现。花旗看好中资股,一方面因DeepSeek的出现证明中国科技在美对中科技出口限制下,仍处于前沿甚至超越西方,国家主席习近平拥护科技行业;另一方面,中资科技股相对环球 AI 同业仍便宜,且料中美贸易谈判可能达成协议。 另外,瑞银认为,外资正在对中资股有序加仓,新兴市场基金有资金从韩国、印度流向中资股,但环球大型基金仍在评估;目前还未见到资金离开美股进入中资股的明显趋势,中美科技股估值目前差距约4倍。晋达资产管理指出,国际投资者把中资股持仓由“低配”上调仍需长时间,目前环球基金平均对中资股持仓低配约3%;环球投资者情绪不会一夜之间突变,两会释放了正面信号,还需要内地政策持续支持,中资股市场情绪才会逐渐好转。 最后,关注截止到周四中午全球公布的重要数据。上周四,欧洲央行称将在2025年3月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这是自2024年宽松周期开启以来,第六次下调借贷成本,将使基准存款利率降至2.5%,为自2023年初以来最低水平。 上周五,美国公布最新就业数据。2025年2月,美国经济新增就业岗位15.1万个,高于1月份下调后的12.5万个,但低于预期的15.9万个。2025年2月美国失业率升至4.1%,高于1月的4.0%,略高于市场预期的4.0%。失业人数增加20.3万人至705 万人,就业人数减少58.8万人至1.6331 亿人。劳动参与率降至62.4%,就业人口比率降至59.9%。 本周二,日本公布日本2024年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0.6%,低于初值0.7%,但高于第三季度上调后的0.4%,这是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长。同时,美国公布2025年1月,美国职位空缺增加23.2万个,至774万个,高于12月修订后的751万个,超过市场预期的765万个。 周三,美国公布2025年2月,美国年通胀率从1月份的3%降至2.8%,低于预测的2.9%。按月计算,CPI上涨0.2%,低于1月份的0.5% 增幅,而预测值为0.3%。年度核心通胀率从3.3% 放缓至3.1%,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低于预期的3.2%。总体通胀和核心通胀均低于预期,增强了美联储在全球最大经济体增长出现放缓迹象的情况下降息的理由。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财经新闻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1]https://www.bvifsc.vg/news/industry-updates/industry-circular-9-2025-bvi-fsc-extends-time-filing-initial-annual-returns
[2]https://www.ird.gov.hk/chs/ppr/archives/25030501.htm [3]https://www.aseanbriefing.com/news/singapore-budget-2025-what-it-means-for-businesses-cn/
    @ 投资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推荐或要约。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应自行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判断,并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 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价值可能会因市场条件、经济因素、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 本文件中的历史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表现,过往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 信息来源: 本文件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任何责任。我们不对因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责。 专业建议: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财务顾问、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法律、税务或投资建议。 免责条款: 我们不保证本文件中的任何预测、估计或观点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我们保留随时更改或更新本文件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适用法律: 本文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请仔细阅读上述免责声明。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请勿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美国有加征关税 本周资本视界:国内通缩显现,国际股市震荡!! 2025年2月14日 BVI FSC:英属维尔京 […]

近日,香港家族办公室协会(Family Office Association Hong Kong,简称FOAHK)董事会成员葛纶先生访问了U&I GROUP(汇智集团)香港总部,与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家族办公室领域的前沿动态、香港作为家族办公室中心的潜力以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详细探讨。 葛纶先生是亚洲财富管理领域的杰出领袖,拥有超过26年的行业经验。作为香港家族办公室协会教育与研究小组的主席,他致力于培养年轻人才,并为年轻人才、下一代以及新加入家族办公室的人士提供指导和机会,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日益发展的家族办公室行业。黄恒德先生作为U&I GROUP(汇智集团)香港区总裁,凭借其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的深厚背景和丰富经验,不仅为超高净值家族和机构提供定制化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还在推动家族办公室行业创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在交流中指出,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熟的金融体系以及与内地的紧密联系,正成为全球家族办公室布局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家族办公室中心的地位。U&I GROUP(汇智集团)积极参与政策讨论,为相关政策提供专业建议,助力香港成为全球家族办公室的首选地。 左一:香港家族办公室协会董事会成员及教育与研究小组主席 葛纶先生 右一: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总裁 黄恒德先生 在交流过程中,葛纶先生分享了他在财富管理领域的丰富经验。他曾任职于多家领先私人银行,负责管理超高净值客户的投资组合,并在过去十年中专注于外部资产管理。他强调,U&I GROUP(汇智集团)凭借其在的卓越跨境经验,不仅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方案,还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引领家族办公室行业的发展,帮助客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黄恒德先生表示,U&I GROUP(汇智集团)无论是为年轻专业人士提供指导,还是为超高净值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财富解决方案,都体现了这种合作与共赢的精神。葛纶先生的来访不仅深化了双方的合作,也为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葛伦先生向黄恒德先生表示,他对香港某大学将于今年九月推出的私人银行及家族办公室深造文凭课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Private Banking and Family Office Programme)给予高度支持,并对U&I GROUP(汇智集团)在推动该课程的拓展与完善工作中所发挥的领导作用表示赞赏。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葛伦先生为该课程的大纲设计与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专业建议。 与此同时,U&I GROUP(汇智集团)不仅积极探讨与该大学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通过与行业领先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其在香港家族办公室领域的领导地位。作为课程总监,黄恒德先生正全力推进该课程的拓展与完善工作,体现了U&I GROUP(汇智集团)对培养下一代家族办公室专业人才的坚定承诺。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U&I GROUP(汇智集团)与FOAHK之间的合作与理解,还展示了汇智集团在推动家族办公室行业创新方面的领导作用,为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香港在全球财富管理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U&I GROUP(汇智集团)与FOAHK将继续携手,推动行业创新,培养专业人才,共同塑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金融生态系统。  

近日,香港家族办公室协会(Family Office Association Hong Kong,简称FOAH […]

2025年2月28日,海丝跨境企业及家族办公室发展中心联合厦门市律师协会、厦门市现代物流业商会、厦门市地方金融协会等权威机构成功举办了“航运物流金融法律与实务”研讨会。本次活动吸引了近百名航运业人士与律所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与,共同探讨航运物流金融领域的法律挑战与实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推动行业生态优化。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航运物流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但伴随而来的法律合规、跨境融资、风险管理等问题日益复杂。研讨会上,海丝跨境企业及家族办公室发展中心发起单位U&I GROUP(汇智集团)福建区域的罗文慧女士介绍道,U&I GROUP(汇智集团)作为一家在跨境金融、法律服务、企业咨询等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机构,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在跨境金融领域,我们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和广泛的资源网络,为企业提供从市场调研、战略规划到法律合规、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为帮助企业应对跨境挑战、提升竞争力,同时促进律师行业专业化发展,本次活动特邀集美大学张鹏飞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深入剖析航运物流金融的法律框架、实务案例及未来趋势。张教授强调,企业需建立动态合规体系,应对跨境支付、数据安全等风险。航运物流与金融、法律的深度融合,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U&I GROUP(汇智集团)始终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在跨境领域实现稳健发展。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集团将继续深化与航运企业的合作,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优化资金链、降低运营风险;另一方面加强与法律界的联动,为企业出海提供合规支持,确保其在全球化进程中行稳致远。  

2025年2月28日,海丝跨境企业及家族办公室发展中心联合厦门市律师协会、厦门市现代物流业商会、厦门市地方金融 […]

2025年2月13日、20日和27日,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先生受邀在圣方济各大学举办了三场关于“中国内地与香港公司治理”的讲座。黄恒德先生也是圣方济各大学的实践副教授,这三堂课是公司治理硕士项目的一部分。讲座围绕可持续性监管发展、市场趋势以及应对气候和自然影响的数据和分析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讲座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沿的行业见解,也为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讲座聚焦于中国企业管治中的可持续性议题,探讨了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框架和市场实践来应对气候和自然影响。黄先生分享了中国内地在可持续性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可持续性议题的积极响应。随着全球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ESG评分作为衡量自身可持续性表现的重要工具。通过这些评分,企业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据此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此外,黄先生还分享了一些企业在可持续性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的市场实践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尽管全球范围内仍存在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社会对可持续性的兴趣正在不断增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企业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各界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他认为,持续的交流与合作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通过分享经验、讨论问题,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未来的任务艰巨性,并意识到持续合作与创新的必要性。
01 黄恒德先生于2月13日讲座
02 黄恒德先生于2月20日讲座
03 黄恒德先生于2月27日讲座
黄恒德先生进一步探讨了ESG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评级标准和方法。他指出,ESG评分不仅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还能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升声誉。他还分析了当前市场实践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并强调了企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黄先生的分享得到了在场听众的高度评价,他的讲座不仅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还结合了对当前商业趋势的深刻洞察。此次讲座不仅为圣方济各大学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行业见解,也为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士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在可持续性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企业管治的未来方向已经明确:通过加强监管框架、推动市场实践创新以及提升数据和分析能力,企业将在应对气候和自然挑战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左一: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 黄恒德先生 右一: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可持续性分析解决方案的区域团队负责人 Judy (Xiaolin) Su女士

右一:标准普尔(S&P)的高级关系经理 钟尚民先生

右一:瑞士盈丰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 武智先生 右二:廖汤慧霭商业及款待管理学院 袁丽薇院长

左一:隆安律师事务所(香港)有限法律责任合伙人林子右先生

黄恒德先生和U&I GROUP(汇智集团)作为行业内的先锋力量,始终致力于推动企业管治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服务,助力企业在应对气候和自然挑战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合作,U&I GROUP(汇智集团)将携手更多企业,共同为实现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  

2025年2月13日、20日和27日,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先 […]

引言 2025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政策公布后,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7.3679,创2022年10月以来新低,随后回升至7.35附近震荡。3月4日,美国进一步加征第二轮10%关税,使对华关税总水平升至20%。此轮关税政策叠加中美利差扩大、美元走强等外部压力,引发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 关税政策通过贸易、资本流动及政策博弈对人民币汇率的传导机制;
  • 市场预期分化下的汇率波动特征;
  • 政策应对与汇率管理;
  • 不同情景下的汇率趋势预判。

      关税政策的传导机制:贸易、资本与政策的三角作用 1. 贸易渠道:出口成本上升与外汇收入减少 美国加征关税直接抬高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终端价格。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货物总出口的14.7%(2018年为19.2%),东盟虽已取代美国成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等地区的出口增长部分对冲了对美顺差收窄,叠加央行外汇储备管理工具,缓冲了外汇收入下降的直接冲击,但美国仍是中国关键顺差来源。 传导路径:关税推高出口成本→对美出口规模收缩→贸易顺差收窄→外汇储备增速放缓→人民币汇率承压。 2. 资本流动:利差与美元的双重压制 尽管市场预期美联储2025年可能降息1-2次,但地缘政治风险升温推高美元避险需求,导致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至109,形成对人民币的‘非对称压制’。 同时,2025年初,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达290基点(中国2.1% vs 美国5.0%),人民币在2025年2月3日创下2022年10月以来的新低,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达到了7.3679。此时资本外流加剧了人民币的波动性,尤其是在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后。

美元指数今年走势,数据来源:TradingEconomics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今年走势,数据来源:TradingEconomics

3. 政策博弈:中国的反制与汇率管理 中国应对措施:
  • 关税反制措施
  • 农产品与化工品加征关税 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进口关税;对大豆、高粱、猪肉、牛肉、水果、蔬菜、海鲜及奶制品加征10%关税。
  • 战略资源出口管制 对钨、铝两类关键战略资源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向美方相关产业链供应。
  • 实体清单精准打击
  • 技术封锁:将15家涉及敏感技术转移的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严格限制两用物项(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对美出口。
  • 涉台反制:针对美台军事勾连,将10家参与对台军售或军事技术合作的美国企业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全面禁止其在华进出口业务与新增投资。
  • 汇率调控
央行启用逆周期因子(2025年1月中间价稳定在7.18,调节幅度超10,000点),并通过离岸央票发行回收人民币流动性。 效果评估:短期对冲贬值压力,但难以完全抵消关税冲击。       市场预期与汇率波动:历史对比与机构分歧 1. 机构预测:贬值压力共识下的分歧
  • 高盛基准情景(美国累计加征20%关税):2025年人民币汇率中枢上移至7.52;
  • 摩根士丹利悲观情景:若美国对钢铁、电动车加征60%关税,年底汇率或触及7.60;
  • 东吴证券波动率预警:USDCNY年内波动区间扩至7.40-7.50,隐含波动率上升至9.5%(2024年均值6.2%)。
2. 历史启示:2018年贸易战的异同 2018年3月22日,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指责中国“窃取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并授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首批关税于2018年7月6日生效,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随后,关税范围不断扩大,到2018年底,美国对总值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了10%至25%不等的关税。
  • 年初汇率:2018年初,人民币较为强势,1月底时约为6.3左右(即1美元兑6.3人民币)。
  • 关税生效后:7月关税正式实施后,人民币开始快速贬值。到2018年10月底,汇率跌至约6.97,接近7的心理关口。
  • 全年波动:至2018年底,人民币汇率收于6.86左右,全年贬值幅度从年初的6.3到年底的6.86约为8.9%,而2018年7月至10月,贬值约为5.3%,是关税影响最直接的体现。

关键差异:2025年对美出口依赖度下降,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削弱中国转口贸易潜力。

      政策应对与汇率管理 1. 中国央行的汇率调控 人民币受到美元走强以及关税影响,短期内承压,但中国央行通过逆周期因子、离岸流动性管理等工具,确保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波动。2025年1月,央行将人民币中间价稳定在7.18附近,逆周期因子调节幅度超10,000点。这种“底线管理”策略旨在防止汇率超调,并避免市场形成单边贬值预期。 2. 政策协同:财政与货币双宽松 • 货币政策:2025年1月央行降准50BP,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2万亿元; • 财政政策:推出3-4万亿元专项债额度,重点支持基建与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内需提振对冲外需下滑。 3. 企业应对策略 出口企业通过囤汇、增加海外投资及供应链区域化布局(如向墨西哥、东南亚转移产能),降低汇率波动与关税冲击风险。2024年四季度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直接投资转为净流出。       未来展望与情景分析 1. 基准情景:人民币维持可控区间波动(7.25-7.35)
  • 关税升级影响测算 当前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已升至20%,参照2018年每10%关税对应人民币贬值2%-3%的历史关联性,当前20%关税或推动人民币理论贬值4%-5%,但考虑到央行逆周期调节(2025年1月干预规模达1.5万亿元)及贸易结构多元化,实际贬值幅度可能收窄至3%-4%。
 
  • 政策对冲能力凸显 中国央行通过外汇储备调节、逆周期因子干预及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工具,可部分抵消贬值压力。结合国内经济基本面企稳与贸易顺差支撑,汇率波动幅度仍将受控。
 
  • 市场预期锚定 中美未爆发全面贸易战的背景下,市场对“政策底”的共识(7.35附近)形成缓冲,人民币大概率在7.25-7.35区间内双向波动,突破前高的概率较低。
2. 极端情景:人民币逼近7.50 若美国加征60%的关税,贸易战的升级和报复性关税可能引发避险情绪,美元短期走强,这种情景下,汇率波动率将进一步扩大,市场情绪趋于悲观,人民币可能逼近7.50。 3. 中美谈判与政策调整 中美经贸磋商的进展将是影响汇率的关键因素。若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市场情绪可能迅速改善,人民币汇率有望回升至7.20以下。       结论 2025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通过贸易收缩、资本外流、政策博弈三重渠道施压人民币汇率。短期看,市场情绪放大波动风险,人民币可能阶段性承压;中长期而言,中国通过“财政刺激+产业升级+汇率管理”组合拳,有望将汇率波动控制在7.20-7.50的弹性区间内。未来需重点关注两大变量: 1. 美国关税升级风险:若60%关税落地,汇率或突破7.50; 2. 中国政策协同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效率决定贬值压力缓释速度。   @ 投资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推荐或要约。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应自行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判断,并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 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价值可能会因市场条件、经济因素、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 本文件中的历史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表现,过往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 信息来源: 本文件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任何责任。我们不对因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责。 专业建议: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财务顾问、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法律、税务或投资建议。 免责条款: 我们不保证本文件中的任何预测、估计或观点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我们保留随时更改或更新本文件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适用法律: 本文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请仔细阅读上述免责声明。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请勿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引言 2025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政策公布后,离岸人民币 […]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出海的热情持续高涨,国内企业积极寻求在国际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以实现业务的扩展和增长。在众多出海方式中,最为熟知且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是“境内机构的境外直接投资”。 境外直接投资(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 - ODI)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也有人将ODI备案比喻为“境内企业合规出海的第一步”。U&I GROUP(汇智集团)根据以往实务操作经验,采用问答(Q&A)的形式详细列举了大多数出海企业在进行ODI备案时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我们的目的是帮助有出海需求的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ODI备案的整个流程,为企业出海之旅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指导。
      基本概念与政策 1、境外投资(ODI)是指什么? 答:是指中国境内企业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在海外进行的投资活动,旨在获得对境外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 2、ODI备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
  • 国家发改委:《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11号令);
  • 国家商务部:《境外投资管理办法》(2014年第3号令);
  •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
3、商务部门、发改委、外汇管理局各自审查的事项是什么? 答:商务部门主要负责整体审批企业境外投资事项,发改委重点监管投资项目合理性和可行性,外汇管管局将ODI外汇登记备案的操作权限下放给银行来执行投资资金汇兑的相关手续。 4、哪些企业需要办理ODI备案? 答:境内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股权等形式投资拥有境外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均需办理备案或核准,但金融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办理ODI之前需要获得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批。 5、ODI备案与核准的区别? 答:
  • 备案:适用于非敏感行业和非敏感国家。
  • 核准:涉及敏感国家(与我国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发生战争、内乱的国家和地区;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等,需要限制企业对其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其他敏感国家和地区)或敏感行业(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维修;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新闻传媒;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需提交核准。
6、商务部门审批权限如何划分? 答:企业境外投资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需要申请项目核准。企业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资,需要申请项目备案。 对属于核准情形的境外投资,中央企业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地方企业通过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对属于备案情形的境外投资,中央企业报商务部备案;地方企业报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7、 发改委审批权限如何划分? 答:境内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敏感类境外投资项目,需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项目核准。中方投资额3亿美金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地方企业开展非敏感类境外投资,且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的,备案机关是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 8、 未办理ODI备案的后果? 答:企业可能面临外汇无法汇出,银行拒绝办理资金出境;境外利润亦无法合规汇回,导致企业资金流动受限;更为严重的是,企业若被列入“境外投资违规名单”,将严重影响其后续的跨境投资活动。       备案流程与材料 9、ODI备案的备案流程是什么? 答:首先,境内企业需要向商务部门和发改委办理ODI备案手续。商务部门为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发改委为满足条件的企业颁发《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手续完成之后,企业需要根据《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在银行完成外汇登记手续。 10、投资主体在发改部门进行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备案,与在商务部门履行境外投资核准、备案有关手续,是否有先后顺序? 答:没有,可同时递交申请。但有些区域在发改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进入商务备案审核程序。 11、商委备案的核心材料是什么? 答: 1.《境外投资备案表》; 2.营业执照; 3.对外投资设立企业或并购相关章程(或合同、协议); 4.相关董事会决议或内部决议; 5.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包括可研报告、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的说明、投资环境分析评价等); 6.境外投资真实性承诺书; 7.属于并购类对外投资的,除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交尽职调查报告和《境外并购事项前期报告表》。 12、发改委备案需提交哪些核心材料? 答: 1.项目备案申报文件; 2.项目备案表; 3.附送以下文件: (1)追溯至最终实际控制人的投资主体股权架构图; (2)最新经审计的投资主体财务报表; (3)投资主体投资决策文件; (4)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投资协议或类似文件; (5)证明投资资金来源真实合规的支持性文件; (6)境外投资真实性承诺书。 13、整个ODI备案流程需要多久? 答:
  • 商务部:材料齐全部门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颁发证书;
  • 发改委:材料齐全部门受理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
  • 若需补充材料,可能延长至2-3个月。
      实务问题及解答 14、境内投资主体是合伙企业,能否办理ODI? 答:可以,需提供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对外投资决议,同时在境外投资架构图中应披露所有普通合伙人和出资比例前五大的有限合伙人,其余有限合伙人用其他表示。 15、境外公司已注册成立,能否补办ODI备案? 答:境内企业应当在项目实施前取得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如未办理备案前已注册境外公司,需向商委和发改委提交书面说明,但可能面临约谈或处罚。 16、从实务的角度来讲,ODI备案条件及要求一般有哪些? 答: 1. 备案主体需要为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如果是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企业,无法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一般较难通过审批部门的核准或备案; 2. 应确保企业股东背景、资金来源以及投资目的真实性:若无法具体说明境内股东或合伙人背景、资金来源(例如: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募集资金等合规方式获取的资金)以及境外投资项目真实性很难通过审查; 3. 企业需提供最近一年由独立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企业净资产和净利润应大于对外的投资额。净资产回报率最好高于5%,同时资产负债率最好低于70%。 17、“敏感国家”和“敏感行业”包括哪些? 答: 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与我国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发生战争、内乱的国家和地区;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等,需要限制企业对其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其他敏感国家和地区。 敏感行业包括: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维修;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新闻传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7〕74号),需要限制企业境外投资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 18、境内企业设立时间未满一年,尚未有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企业应如何提交有关材料? 答: 投资主体成立时间较短、无法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可以提供投资主体控股股东、普通合伙人或实际控制人最新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19、境内企业能否以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方式进行出资? 答: 可以,需提交无形资产评估报告,并在发改委和商委备案中明确出资方式。 20、境外投资项目的中方投资额应如何计算? 答: 中方投资额是指投资主体直接以及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为项目投入的货币、证券、实物、技术、知识产权、股权、债权等资产、权益以及提供融资、担保的总额。 21、投资主体申请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申报材料中的真实性承诺书应由谁签署? 答: 真实性承诺书应依据投资主体章程或合伙协议规定作出该项决策的人员签署。例如,根据投资主体章程规定境外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文件是董事会决议的,真实性承诺书应由参与该项决策的董事会成员签署。又如,境外投资项目由管理层决策的,真实性承诺书应由参与项目决策的企业高管(总裁或总经理、主管的副总裁或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法务总监、首席合规官等)签署。 22、 境内企业申请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关于“投资主体投资决策文件”应提供什么决策文件? 答: 境内企业申请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根据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制度),提供投资主体作出该项投资决策的有关文件。如董事会决议、投委会决议等。部分项目的投资决策权归属于投资主体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则应提供投资主体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作出该项投资决策的有关文件。 23、 境内企业申请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如涉及境外文件(如公司章程、投资协议等)是否需要翻译公证? 答:非中文文件(如英文版投资协议)需翻译为中文,无需进行公证。 24、境内企业通过境外中间层(如香港)纯路径公司投资其他国家/地区如何备案? 答: 需穿透至最终投资目的地国家/地区进行备案,在备案材料中须披露整体对外投资架构。 25、境内企业或机构在境外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不直接从事经营活动,仅负责境内企业或机构营业范围内的业务联络。该等行为是否需要办理ODI备案? 答: 境内企业或机构在境外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需要进行核准、备案办理。 26、地方企业开展境外投资,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备案的,项目申报材料是否需要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转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答: 不需要。投资主体是地方企业的,由其直接向核准、备案机关提交。 27、 ODI备案完成后如何汇出资金? 答: 凭《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及其他外汇登记所需资料到银行办理外汇登记,通过资本项目账户汇出资金(需注明用途)。 28、 境外利润如何合规汇回? 答: 境外公司分红需通过银行办理利润汇回,需提供完税证明、董事/股东会决议及ODI备案文件等。 29、境内企业对外投资涉及返程投资/或搭建红筹架构用于境外上市是否需要进行ODI备案? 答:若境内企业通过境外架构返程投资内地或境外上市,需办理ODI备案,并说明股权架构合理性。 30、如何查询ODI备案进度? 答:通过商务部“境外投资管理系统”或发改委“全国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实时查询。 31、问:什么是ODI联合申报?  答: 指两个或以上境内企业(如关联公司、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同一境外项目时,需向发改委和商务部提交的联合备案或核准申请。各投资主体需分别准备ODI申报材料,但项目材料可持股比例或投资金额较大或持股投资比例相同各方协商确定的投资者作为主申报人提交。 32、联合申报适用于哪些场景?  答:多家企业合资设立境外公司;境内财团联合并购境外标的;集团内多个子公司共同增资境外平台。 33、联合申报是否需要所有企业单独备案?  答:不需要。多个境内机构投资者共同投资同一境外公司时,持股比例或投资金额较大者或各方持股比例或投资额相同各方协商确定的申报人作为主申报人,与其他投资者联合向主申报人注册地的省级商委、发改委提出ODI备案申请。 34、联合申报的核心材料有哪些? 答:
  • 各企业独立材料:营业执照、审计报告、真实性承诺书等监管部门所需资料;
  • 共用材料:备案申请手续同意书、联合投资协议、项目可行性报告等;
35、联合申报的流程是否更复杂? 答:备案步骤与单主体相同,但需注意:
  • 各主体备案进度需协调一致,避免因个别企业未通过影响资金出境;
  • 共用材料需加盖所有投资主体公章。
36、若联合申报中某家企业被驳回,其他企业应如何处理?  答:
  • 被驳回企业需补充材料重新申请;
  • 其他已通过企业可先行汇出资金,但需在投资协议中约定退出或调整股权的条款。
37、问:联合投资协议需包含哪些关键条款?  答:
  • 各方出资金额、持股比例;
  • 资金到位时间及违约责任;
  • ODI备案失败时的退出机制;
  • 项目决策权分配(如董事会席位)。
38、 境内企业可否同时申报多个不同的境外投资项目?  答: 境内企业可以同时申报多个不同的境外投资项目,须准备对应不同境外投资项目的相关申报材料向有关部门递交。 39、已备案的ODI项目发生变更怎么办? 答: 需向商委和发改委递交变更申请,发生变更的情形包括: 1. 涉及境外企业增(减)资情形时; 2. 涉及投资主体变更情形时; 3. 涉及境内投资主体名称变更等其他原《证书》载明的境外投资事项发生变更的情形时。 40、投资主体在港澳台地区投资是否属于境外投资? 答: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企业对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开展投资的,属于境外投资,需要办理ODI备案/核准。 41、境内企业投资新设香港公司后办理中联办报到,需要提供哪些文件? 答:报到表原件、商务和发改委对外投资证书扫描件、香港公司注册证书扫描件、香港公司最新商业登记证扫描件。 42、ODI备案完成后,境外公司每年需要进行哪些后续操作? 答:以香港公司为例,在ODI备案完成后,香港公司每年需进行年检维护、审计报税等。 43、投资主体向商委、发改委申请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是否需要提交纸质材料? 答:投资主体注册登录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全国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系统在线进行申报并提交电子材料,根据各区域监管部门或要求提交纸质材料。 44、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为多久? 答:商务部《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和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有效期均为两年,可在有效期内分批汇出批准限额内资金。 45、投资主体申请境外投资项目延期,最长可以延期多久? 答: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进行延期,单次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 46、 已核准、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投资主体申请延期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答:投资主体申请境外投资项目延期应提交以下材料: (1)境外投资项目延期申报文件。 (2)附具以下文件:
①投资主体注册登记证明文件或身份证明文件;
②项目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③投资主体关于延期的有关投资决策文件;
④境外投资真实性承诺书。
47、ODI备案完成后需履行哪些报告义务? 答:ODI备案完成后,境内企业每年需要进行以下维护工作: 1.境外中资企业报到登记 在境外最终目的国设立公司或完成境外股权交割后,必须向中国驻外使(领)馆/中联办进行报到登记。这一程序需要在境外公司完成注册手续/完成境外股权交割后的30日内完成。 2.月报填报 在投资款项汇出的次月10日前,需要在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填报境外投资月报。 如果未实际出资,可以不做填报。多主体同时投资同一个境外项目时,只需填报一次,由占股比最大的主体填报。 3.半年报和年报 半年报: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的前1-2个月,分别填报对应半年度数据。 年报:每年5月-6月填报上一年度统计年报(持证企业均需在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填报)。 4.项目完成情况报告 属于核准、备案管理范围的项目,境内投资企业应当在项目完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全国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提交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表。 5.存量权益登记 境外投资企业的境内投资主体,应于每年6月30日前,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向外汇局报送上年度境外企业存量权益相关信息。 48、 年度报告需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答:
  • 境外企业资产、负债、收入及利润数据;
  • 是否发生重大事项或变更(如股权变更、项目终止);
  • 合规性自查(是否违反投资目的国法律或中国政策)。
49、 境外投资亏损了怎么办? 答: 境内企业每年需在商务部“境外投资管理系统”提交年度经营报告,亏损需说明原因及整改措施。 50、境外公司注销是否需要向境内机关报备? 答: 需向原境内备案机关提交注销申请,并附境外公司清算报告、税务注销证明等文件。   @ 特别声明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
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出海的热情持续高涨,国内企业积极寻求在国际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以实现业务的扩展和增 […]

近日,U&I GROUP(汇智集团)福建区域合伙人赖小敏女士与厦门红大税务师事务所主任林培霞女士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本次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在税务咨询、财务规划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此次签约仪式不仅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福建地区的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专业的跨境服务支持。 在众多嘉宾的见证下,U&I GROUP(汇智集团)福建区域合伙人赖小敏女士与厦门红大税务师事务所主任林培霞女士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依托海丝中央法务区资源和商务局资源的融合共建,将通过互相培训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税务和财务服务。厦门红大税务师事务所在税务领域,尤其是关税业务上具有专业优势,而汇智集团具备一套完整的ODI、FDI服务模式,在跨境资金融通、跨境财税服务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组合。此次合作不仅是业务上的互补,更是理念上的契合,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更多合作机会,推动跨境法商融合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U&I GROUP(汇智集团)福建区域市场总监林子龙先生进行专题分享,林子龙先生主要表明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下的跨境架构搭建标准及其相关要点,其中包含了出海数据分析及合规要点、跨境业务场景分析以及跨境财务规划风险点和思路,涵盖了从境外投资合规审批到税务筹划,风险控制和跨境财富传承等方面。 签约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合作将为跨境出海的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良好的服务平台。无论是跨境投资,还是国际税务规划,都将依托双方的专业优势与资源整合,助力企业顺利“走出去”,在全球市场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近日,U&I GROUP(汇智集团)福建区域合伙人赖小敏女士与厦门红大税务师事务所主任林培霞女士正式签 […]

      欧元短期走强的驱动力: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与避险情绪 2025年2月17日,欧元兑美元汇率小幅攀升至1.05美元,触及1月底以来的最高水平。(数据来源:彭博社金融数据终端)这一波动的直接触发因素是美国1月零售销售数据意外疲软,降幅达0.9%,远低于预期的0.1%。(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市场认为,这强化了美联储可能在年内降息的预期,从而削弱美元吸引力。尽管美国通胀压力仍存,但经济放缓的迹象使投资者重新权衡货币政策路径。与此同时,欧洲股市(如STOXX 50和STOXX 600)在2月17日创下历史新高,国防类股表现尤为强劲(如莱茵金属上涨14.5%)(数据来源:欧洲证券交易所官方数据),反映出市场对欧洲地缘风险加剧下国防开支增加的预期。       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贸易顺差与结构性问题并存 尽管欧元区面临地缘政治压力,但其经济数据仍部分支撑欧元。2024年12月未季调贸易顺差为155亿欧元,虽较前值164亿欧元收窄,但高于预期的144亿欧元。出口增长3.1%至2265亿欧元,主要由化学品(+14.3%)等制成品拉动,而能源出口下降10.8%则拖累整体表现。不过,进口增长3.8%显示内需有所回暖,但能源进口下降8.9%也暴露了欧元区能源转型的长期压力。(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 此外,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动向成为关键变量。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在未来三次会议中每次降息25个基点,使存款利率从当前的2.75%逐步降至2%以下。尽管降息可能削弱欧元吸引力,但若通胀进一步趋近2%目标,政策调整或被视为经济软着陆的信号。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双重冲击下的欧元前景 1、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安全架构的分歧
  • 特朗普政府推动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但欧洲被排除在谈判桌外,引发欧盟对安全架构主导权的担忧。欧盟理事会主席科斯塔(音译:António Costa)强调,任何停火协议需纳入欧洲对俄罗斯长期威胁的考量。
  • 欧盟主席表示,欧盟必须参与与俄罗斯就乌克兰战争结束进行的谈判,以规划欧洲未来的安全架构。
  • 巴黎会议上的领导人讨论了如何资助提升欧洲的防御能力,冯德莱恩(音译:Ursula von der Leyen)上周五表示,她将提议欧盟成员国暂时放宽集团关于赤字的规定,以便增加国防开支。
  • 欧洲内部在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问题上分歧明显:英国支持部署,而德国、意大利等国则持谨慎态度。这种分歧可能削弱欧盟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加剧市场对欧洲政治凝聚力的担忧。
2、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潜在威胁
  • 特朗普计划自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并可能扩大至欧盟商品。经济学家警告,此类政策将抑制欧元区出口,加剧经济疲软,并迫使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扩大欧美利差。
  • 若美国实施全面关税,欧元区2024年贸易顺差扩大的趋势可能逆转,进而拖累欧元汇率。
      俄美谈判对欧元区经济与地缘政治的潜在影响 当地时间2月17日晚,俄罗斯官方代表团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参加近年来俄美首次高层会谈。此次会谈意义重大,核心目标并非直接解决乌克兰问题,而是为未来可能的谈判奠定基础。具体来说,一是推动恢复俄美正常关系,探讨元首会晤的可能性;二是重点商讨加强双边经济合作,挖掘合作潜力。 此前,特朗普透露,他与普京的通话虽历经波折,但双方都希望 “很快” 结束俄乌冲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有类似的意愿。然而,彭博社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已通知欧洲官员,希望在 2025年4月20日(复活节)前达成俄乌停火协议。这一时间段对于欧洲而言,既带来了推动和平进程的机遇,也在协调各方利益、应对复杂局势等方面构成了挑战 。
  • 若停火协议达成,欧洲能源危机可能缓解,能源价格回落将降低通胀压力,为欧洲央行降息提供更多空间。此外,地缘风险缓和或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欧元区经济复苏。
  • 若美国主导的停火协议未能充分考虑欧洲利益,可能导致欧盟与美国的战略分歧扩大,削弱欧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吸引力。同时,欧盟内部对停火后安全架构的分歧可能进一步加剧,影响政治凝聚力。
      市场预期分化:平价风险与反弹可能性的博弈 当前市场对欧元兑美元的中长期走势存在显著分歧:
  • 看空观点:富国银行等机构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欧美利差扩大及欧洲经济结构性疲软可能推动欧元兑美元在2025年测试甚至跌破1:1平价。
  • 看多观点:瑞银等机构则预测,若地缘风险缓和或欧洲经济超预期复苏,欧元可能反弹至1.12水平。
短期技术面显示,欧元兑美元在1.0500附近面临阻力,但若美元指数持续回落,欧元或突破阻力位进入上行通道。       结论:多因素交织下的谨慎平衡 2025年初的欧元走势,本质上是货币政策、贸易冲突与地缘政治三重力量博弈的结果。尽管短期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为欧元提供支撑,但欧洲央行的降息预期、特朗普关税威胁及欧盟内部的政治分歧,仍构成下行风险。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以下信号:
  • 欧美利率政策路径的进一步明朗化;
  • 乌克兰谈判进展及欧洲国防开支的实际落地;
  • 美国关税政策的最终范围与执行力度。
短期时间,欧元可能在1.04-1.07区间宽幅震荡,而中长期方向将取决于上述核心矛盾的演化。   @ 投资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推荐或要约。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应自行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判断,并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 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价值可能会因市场条件、经济因素、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 本文件中的历史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表现,过往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 信息来源: 本文件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任何责任。我们不对因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责。 专业建议: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财务顾问、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法律、税务或投资建议。 免责条款: 我们不保证本文件中的任何预测、估计或观点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我们保留随时更改或更新本文件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适用法律: 本文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请仔细阅读上述免责声明。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请勿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欧元短期走强的驱动力: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与避险情绪 2025年2月17 […]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高效的战略联盟。U&I GROUP(汇智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先生,凭借其在金融、投资、财富管理以及政府服务等领域的丰富经验,于2025年1月22日、2月5日和2月6日受邀在香港大学进行了三场英文教学活动,为在场的师生和专业人士带来了深刻的洞见和实用的建议。 黄恒德先生作为U&I GROUP(汇智集团)的核心人物,拥有超过30年的行业经验。此次授课内容围绕“财务管理与营销战略”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当前商业环境中的关键挑战和机遇。黄恒德先生在国际商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尤其在企业国际化、跨境投资和战略联盟方面具有卓越的见解。他的经验和智慧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视角。 香港大学一直以来都以高质量的教学和国际化的视野著称。学院通过与行业专家的深度合作,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水平。此次邀请黄恒德先生授课,进一步体现了学院在商业教育领域的卓越追求和创新精神。 黄恒德先生的授课得到了在场师生的高度评价。他的分享不仅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还结合了对当前商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他的授课风格生动且富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听众的思考和兴趣。通过这次活动,黄恒德先生展示了U&I GROUP(汇智集团)在帮助企业国际化方面的专业能力,也为香港大学的学术氛围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教学活动的最后,黄恒德先生提到,U&I GROUP(汇智集团)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国际化服务,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这些服务包括企业出海服务,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海外扩张战略,包括市场研究、品牌定位、渠道开发、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等;身份服务,协助企业处理跨境业务中的身份认证、合规性问题等。U&I GROUP(汇智集团)凭借其在国际商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 通过这次在香港大学的教学活动,黄恒德先生不仅分享了他在商业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智慧,还展示了U&I GROUP(汇智集团)在帮助企业国际化方面的专业能力。他的经验和智慧为听众带来了宝贵的启示,也为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高效的战略联盟。U&I GROU […]

      新兴市场货币的政策困境与美元霸权强化 (1)印度卢比的"双赤字陷阱":印度储备银行的降息决策(回购利率下调25bp至6.25%)与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的政策错配,这种政策上的错配凸显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追求“保增长”和维护“稳汇率”之间的根本矛盾。 尽管印度央行预测2025-26财年的GDP增速将达到6.7%,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投资和消费。降低利率可以减少借贷成本,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消费者增加支出。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美元走强,导致包括印度卢比在内的多种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贬值压力。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扩大以及资本账户资金外流加剧了这一趋势,使得卢比汇率跌至87.58的历史新低。经常账户赤字的扩大加上资本外流,形成了一个不利于经济稳定的恶性循环。资本流出进一步削弱了本国货币的价值,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推高了通胀率,同时也限制了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调整的能力。 这种政策困境折射出特里芬难题的现代演绎——本土货币政策自主权与汇率稳定难以兼顾。 (2)人民币的"战略防御性贬值":中美关税升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7.32,表面是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应激反应,实则暗含中国央行的战略选择。通过允许有限贬值对冲商品关税的冲击,同时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措施,并且维持NDF市场干预力度,展现"有管理的浮动"机制优势。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既缓冲外部冲击,又可以避免重蹈2015年资本外流覆辙。     主要央行政策路径分化下的套利重构 (1)美欧货币政策"错位共振":美联储依托非农就业14.3万(远低于 12 月上调后的 30.7 万个就业岗位和预测的 17 万个就业岗位),以及职位空缺减少 55.6 万个,至 760 万个(低于预期800万)等信号,维持利率稳定。然而欧洲央行在通胀2.5%情况下继续降息,这实质是货币当局在主权债务危机隐忧(意德10年期国债利差)与增长停滞间的无奈选择。 这种政策上的“错位”导致美欧之间的利率差异进一步拉大,进而推动欧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04的重要心理关口。随着利差扩大,套利交易变得更加吸引人,预计更多的资本将流向美元资产,寻求更高的回报率并享受潜在的汇率收益。 这不仅加剧了欧元贬值的压力,也可能促使更多投资者重新评估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间的资产配置策略。 (2)日本央行的"世纪转身":家庭支出同比增2.7%与名义工资三十年高增长,这些积极的变化标志着日本可能正在摆脱长期困扰其经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阴影。政策利率向1%迈进不仅终结负利率时代,更将引发全球套利交易的范式转换——尤其是对于依赖低息日元融资的套利交易(即借入低息日元并投资于高收益货币)而言,这一转变尤为关键。 随着日本政策利率接近1%,巨大的美元-日元套利头寸面临平仓压力。投资者可能会开始卖出之前借入的日元购买的高收益资产,以避免未来更高的借贷成本。 这种大规模平仓行为可能导致资金从海外市场回流至日本,改变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具体来说,新兴市场和其他依赖外资流入的国家可能会感受到资金外流的压力,进而影响其货币价值和金融市场稳定性。     全球股市的"冰火格局"与结构性机会 (1)美股"通胀韧性悖论":上周标普500微跌0.24%与纳指持平背后,隐藏着深层结构分化——市场内部却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分化。一方面,根据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消费者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上升至4.3%,这不仅推高了实际利率,也对整体市场的估值构成了压力。另一方面,一些行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随着AI技术的发展,英伟达等公司在算力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其市值已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同时,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能源巨头如埃克森美孚也在加大资本支出,以适应并引领这一变革。 (2)港股"政策套利窗口":恒指4.49%周涨幅与较1月低点上涨20%的技术性牛市,本质是中美博弈下的估值套利。DeepSeek等AI模型突破(参数规模达GPT-4的1.8倍)重构科技股估值逻辑,同时两会前政策预期(预计推出2万亿特别国债)形成制度红利贴现,但仍需警惕MSCI中国指数远期市盈率与ROE的背离风险。     全球通胀的"能源诅咒"与政策两难 欧洲1月通胀2.5%揭示后疫情时代能源地缘化趋势。北溪管道中断与红海危机叠加,推动TTF天然气价格重回58欧元/MWh。这种结构性通胀迫使欧央行在"滞胀天平"上艰难抉择——若3月继续降息,可能引发实际利率进一步下跌,这可能不足以应对当前的通胀压力,反而可能助长物价上涨。 同时,较低的实际利率可能会促使资本流出欧洲市场,寻找更高回报的机会,尤其是在美国等提供相对较高收益率的地方。这将增加欧元贬值的压力,并可能影响欧洲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央行需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胀之间找到平衡,并考虑如何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长期来看,增强能源安全、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将是缓解此类结构性通胀的关键策略之一。     趋势推演与风险预警 (1)美元走强与新兴市场脆弱性暴露:截至2025年2月11日星期二,美元指数维持近期涨势,维持在108.3上方,新兴市场需防范在信贷周期或商业周期过程中,资产价值崩溃的特定时刻,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危机有可能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等渠道迅速传播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当采取措施防范此类风险。 (2)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中美之间关税的进一步升级促使企业寻求更接近消费市场的生产基地,这一现象被称为“近岸外包”的深化。例如,根据墨西哥国家统计与地理研究所(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y Geografía, INEGI)的数据,在2024年10月期间,墨西哥向美国非石油类产品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3.9%。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异化:如果日本央行决定加息,这可能会对全球债券市场,尤其是美国国债市场,造成显著的流动性冲击。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数据(TIC Data),截至最新统计,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达到了1.0988万亿美元,使其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之一。 一旦日本央行继续加息,日本国内资产的吸引力将增强,可能导致大量资金从海外市场撤回日本。这种资本回流趋势会减少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特别是对于美国国债这样的主要投资标的。 同时,为了调整投资组合或满足更高的国内回报率需求,日本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减持部分美国国债,从而增加美债市场的抛售压力。这不仅会影响美债的价格稳定性,还可能推高其收益率。随着美债收益率上升,其他固定收益类资产的相对价值下降,这可能会促使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重新配置资产,导致更广泛的资本流动变化。 当前全球货币体系多极化与地缘经济碎片化交织,建议投资者对于不熟悉的领域保持慎重。   @ 投资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推荐或要约。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应自行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判断,并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 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价值可能会因市场条件、经济因素、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 本文件中的历史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表现,过往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 信息来源: 本文件所依据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任何责任。我们不对因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责。 专业建议: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财务顾问、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法律、税务或投资建议。 免责条款: 我们不保证本文件中的任何预测、估计或观点的准确性或可靠性。我们保留随时更改或更新本文件内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适用法律: 本文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请仔细阅读上述免责声明。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请勿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 UI学研社所刊载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或建议。上述文章版权归属U&I GROUP(汇智集团)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注明来源于公众号"UI学研社"。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使用。获授权开白后应完整转载相关文章或内容,不得仅转载、截取部分内容或洗稿。如意欲就相关内容进一步咨询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新兴市场货币的政策困境与美元霸权强化 (1)印度卢比的” […]

支付宝新机遇?新加坡成立支付实体 [audio mp3="https://www.u-igroup.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20250214829.mp3" loop="true" autoplay="true"][/audio] "特朗普交易"失灵??本周资本市场讯,息追踪 [audio mp3="https://www.u-igroup.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20250214690.mp3" preload="auto"][/audio] 2025年2月3日 BVI FSC: 2024年度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申报提醒[1] 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FSC”)提醒所有持牌人,提交2024年度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申报表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 需要提交年度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申报表的人员包括: 1. 持有根据下列任何一项规定发出的执照的人——
  • 《1990年银行和信托公司法》第10(1)条;
  • 《1990年公司管理法》第4(3)条;
  • 《2010年证券和投资业务法》第6(2)条;
  • 《2008年保险法》第8(2)条;
  • 《2003年破产法》第476条;
  • 《2010年融资和货币服务法》第9(2)条;
2. 根据 《2008年保险法》第40(2)条规定持有保险经理或保险中介执照的人员; 3. 根据《2012年投资业务(核准经理)条例》第 7(1)条规定,被批准为核准投资经理的人士;或 4. 根据 《2022年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法》第 7(1) 条注册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VASP) 的个人。 2025年2月12日 新加坡MAS和ABS: 成立新支付实体以应对未来增长[2]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和新加坡银行协会 (“ABS”) 于2025年2月12日联合宣布,将成立一个新实体,以整合新加坡国家支付计划的管理和治理,为这些计划进入下一阶段的增长做好准备。该实体还将与MAS合作制定新加坡的国家支付战略,确保安全、高效和创新的支付基础设施。 目前,新加坡的国家支付计划,例如快速安全转账 (FAST)、银行间 GIRO 系统、PayNow 和新加坡快速响应码 (SGQR),被消费者和企业广泛用于日常活动中,为国内和跨境支付提供了广泛的选择。这些计划由特定的计划管理者,即新加坡清算所协会 (SCHA)、ABS、MAS 和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 (IMDA) 管理。将这些计划的管理和治理整合到一个实体下将增强国家支付计划之间的协调和决策,使新加坡的金融机构和支付服务提供商能够更好地利用全球支付机会,并促进新加坡支付行业的进一步增长和创新。 新实体将由MAS和金融服务业的高级代表管理,他们将为实体的管理团队提供战略方向。此外,新实体下还将成立行业委员会,以吸引银行、支付服务提供商和行业和商业协会等关键用户群体参与战略制定。国家支付计划的运营和计划规则在合并到新实体后不会发生变化。 2025年1月28日 香港税局:调整储税券利率[3] 香港税务局于2025年1月28日公布,由2025年2月3日开始,储税券所应付利息的新年率将从现时的0.4250%更改至0.3417%,即根据新的利率,每月每100元可赚得利息0.0285元。 储税券的利息是按照单息计算。利息是由购买当日至使用该券缴税的日期止,按月计算;不足一个月亦可按比例赚取利息。储税券用作缴付税项,才可计算利息。如将储税券的本金值归还予其持有人,则不会支付利息。 储税券利率会参照三间发钞银行100,000元至499,999元12个月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每月作出复检。 新利率将适用于所有在2025年2月3日或该日以后购买的储税券。2025年2月3日前购买的储税券将仍旧按照购券当日的利率计算利息。 储税券超过36个月后,便会停止生息。 2025年2月6日 法国通过最新财政法案 法国议会于2025年2月6日通过最新财政法案,并将在公告结束后正式颁布。新法案对法国直接税与间接税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重大调整税项包括:
  • 对达到条件的大型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特殊附加税;
  • 逐步取消企业附加值贡献的新调整;
  • 增设股票回购税;
  • 在法国税法中引入股息预扣税的受益所有权条件;
  • 金融交易税率从0.3%提高到0.4%。
  2024年2月WK.3 一周资本市场追踪 来自香港信报的文章《法巴:中科企甚抵買 恒指看 23000》引发了广泛关注。当下,人工智能热潮正席卷全球,也为香港市场的中资股注入了强劲动力。恒生指数宛如被点燃的引擎,连续三天强势上扬,累计涨幅达到4.5%,也就是924点,一举创下四个月以来的新高,市场热情持续高涨。与此同时,北向资金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大幅流入港股市场,净买入金额接近165亿元人民币,其中对 “ATMX”—— 阿里、腾讯、美团和小米这四大科技股的投资更是超过34亿元人民币,彰显出投资者对中资科技股的强烈信心。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也十分看好中国科技股,他们认为这些股票估值极具吸引力,并且大胆预测恒生指数有望向 23000点的前期高位发起挑战。2月10号当日恒生指数收盘上涨1.84%,报收 21521点,主板成交额突破2425亿港元,并且连续两天稳稳超过2000亿港元,市场交易活跃度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电讯股也因内地三大电讯商接入 DeepSeek 而受到有力带动,像中国电信的股价就上涨超过4%。AI概念的火爆还让阿里巴巴、小米等公司在短短六天内股价涨幅超过一成,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资策略师谭慧敏同样对中资科技股寄予厚望,尤其是电商平台和旅游相关的科技股,她预计恒指仍有可观的上升空间。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杰罗姆・鲍威尔正全力捍卫美联储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当前,美联储正处于风口浪尖,面临着来自特朗普总统要求降低借贷成本的强大压力,其独立性遭受严峻挑战。但鲍威尔坚定地为美联储的权威辩护,他强调美联储将始终以数据为导向,坚决独立于政治影响。他明确表示,远离政治干扰是保持低通胀、优化政策制定的关键,并且指出根据总统要求解雇任何美联储理事的行为是违法的。民主党方面也表达了对美联储响应共和党压力的担忧,其中包括重新审视银行压力测试规则和退出环保倡议等问题。尽管两党都在施压要求降息,但鲍威尔指出,鉴于美国经济目前的强劲增长态势,并没有急迫的理由将利率降至当前 4.25%-4.5%的范围以下。然而,关税、移民、财政及监管政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得预测未来货币政策行动变得极为复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约翰・威廉姆斯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在决定是否降息之前,还需要等待更多经济数据的支撑,因为当前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此外,金融时报的另一篇报道指出 “特朗普交易” 开始失灵的现象,而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弱。“特朗普交易” 原本押注美元走强和债券收益率上升,但今年却未能如愿,投资者对美国全球贸易战带来的经济影响的担忧成为了这一交易策略失败的关键因素。自1月初以来,美元走势逐渐疲软,国债价格则出现反弹,这与此前预期特朗普政策将维持高通胀和高利率的情况大相径庭。随着许多基于“特朗普交易” 的投资策略,如押注欧元或人民币贬值未能获得回报,投资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并调整自己的仓位。尽管原本预期会有更激进的关税措施,但实际情况并未达到预期的严重程度,不过贸易战引发的不确定性对美国经济信心的潜在影响仍然是市场担忧的焦点。回顾此前,由于预期美联储将因特朗普的通胀政策而采取更紧缩的政策,美元从9月底到年底上涨了8%。然而,尽管资产经理在12月转为净多头美元持仓,但今年美元仍下滑了0.4%。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一月份曾达到4.8%的峰值,但由于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的担忧,现已回落至 4.54%。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贸易行动,包括对中国加征关税以及对日本的威胁,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不过,新兴市场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却表现出意外的强劲态势,自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以来,智利比索等货币涨幅超过3%。美国银行策略师十分看好新兴市场,他们认为此前对强势美元的押注已经过度,而新兴市场由于相较于美国拥有更高的实际利率,央行具备降息空间以支持经济增长。即使美元保持稳定,新兴市场的本地货币也因其相对低廉的价格,为投资者提供了颇具潜力的投资机会。 回到香港信报的《大行唱AI升浪未完 夜期越22000》头条文章。在港股市场,恒生指数在周三迎来了又一次的高光时刻,上涨2.64%,涨幅达563点,收于21857点,再次刷新4个月以来的高位,成交额更是激增至近3000亿港元,市场活跃度被彻底点燃。外资机构对港股市场的前景也十分乐观,瑞银估计中资AI股的反弹行情才刚刚起步,尚未过半,并且预测在当前充足的流动性和低利率环境下,AI相关股份将迎来价值重估的重要机遇。摩根士丹利同样看好中资科技股的短期表现,预计其将继续跑赢非科技股,但也不忘提醒投资者,两会措施不及预期以及关税因素可能会成为潜在的风险点。目光转向A股市场,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态势,两市成交额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展现出A股市场的强劲活力。摩根士丹利还指出,由于内地通缩对非科技板块产生了一定影响,且两会政策可能更侧重于制造业和科技资本开支,而非消费刺激,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以及关税战带来的风险。在投资建议方面,瑞银推荐投资者重点关注AI基础设施供应商,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及硬件制造商,同时根据过往经验,瑞银认为软件股在未来可能具备更大的估值上升空间,并且预计A股在AI主题的带动下,将比港股获得更大的收益。 关于近日公布的经济指标 美国方面,在向国会提交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鉴于当前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已明显放松限制,并且经济表现强劲,因此目前无需调整联邦基金利率。他补充道,过快或过多地减少政策限制可能会阻碍通胀目标的实现,而过慢或过少地减少则可能过度抑制经济活动和就业。鲍威尔还强调,过去两年间,经济在实现央行目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尽管劳动力市场状况已从之前的过热状态有所降温,但仍保持稳健。通胀率也更加接近2%的长期目标,尽管仍略高。投资者正在权衡鲍威尔对利率的谨慎态度,以及特朗普总统决定对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可能引发的贸易战风险。 周三,美国股市大幅下跌,三大股指跌幅接近1%。本次跌幅的主要原因是此前公布的美国CPI报告显示通胀压力上升,且抑制通胀的进展停滞。所有指标均超出预期,总体通胀意外升至3%,核心通胀升至3.3%, 而月度CPI也增长了0.5%,这是自2023年8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这些数据增强了美联储对进一步降息持谨慎态度的理由。交易员目前预计联邦基金利率仅会在12月下调25个基点。与此同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65%,美元指数一度增强至108.5左右,达到一周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方面,2024年最后三个月,英国经济环比增长0.1%,而上一季度则为零增长,超过了收缩0.1%的预测 ,这也为英国经济的复苏带来了一丝曙光。  
参考资料:
[1]https://www.bvifsc.vg/news/industry-updates/industry-circular-5-2025-amlcft-returns-deadline  
[2]https://www.mas.gov.sg/news/media-releases/2025/mas-and-abs-to-establish-new-payments-entity [3]https://www.ird.gov.hk/chi/ppr/archives/25012801.htm
 

支付宝新机遇?新加坡成立支付实体 “特朗普交易”失灵??本周资本市场讯,息追踪 202 […]

2025年1月,港加商会在香港举办了第11届跨太平洋企业家大会,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黄恒德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吸引了众多企业领袖、行业专家及商界精英参会,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此次活动由香港加拿大商会(HKCBA)和港加商会联合主办,其丰富多样的议程旨在促进合作和投资机会。 此次会议旨在成为推动加拿大企业进入该地区以及寻求对加拿大投资的企业的中心枢纽。香港作为享有盛誉的超级连接器,确保此次会议将在支持该地区增长战略的伙伴关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主要目标包括:突出香港的战略优势;为大湾区和亚洲提供市场洞察;促进企业家、投资者和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交流;加强商业关系;通过合作促进经济韧性;以及推动可持续和绿色未来。确认的演讲嘉宾包括加拿大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Charles Edwin Reeves;香港加拿大商会会长John Witt;香港贸易发展局执行董事Margaret Fong;以及香港加拿大商会会长Ignatius K.K. (Iggy) Chong。本次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交流网络,并讨论跨行业的投资机会和合作事宜。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亚洲和加拿大之间不断深化的商业合作关系,也为未来的合作机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左一:Ivy学院执行董事 Bryan Benjamin 左二:谷歌香港董事总经理 余名德 右一:周大福人寿首席人力资源官 陈穆娜 右二:万方家族办公室集团首席运营官 Terrence Chow 在大会期间,黄恒德先生聆听了多场讨论,并在嘉宾分享结束后与其他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他与业内专家共同探讨了跨境业务拓展、投资机会、市场趋势及创新合作模式等多个重要议题,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黄恒德先生表示:“很荣幸能参与此次大会,与众多行业领袖分享经验,并为推动亚洲与加拿大的商业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推动汇智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 左一: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 黄恒德 左二:谷歌香港董事总经理 余名德 中间:周大福人寿首席人力资源官 陈穆娜 右二:加拿大Fore Growth高级副总裁 赵春霖 右一:厦门市政协委员及厦门大学EMBA金融俱乐部会长 陈镁琳 左一: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 黄恒德 中间:香港投资推广署总裁(领事馆及商会)林劲松 右一:加拿大Fore Growth 高级副总裁 赵春霖 左: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合伙人兼香港区总裁 黄恒德 右:周大福人寿首席人力资源官 陈穆娜    

2025年1月,港加商会在香港举办了第11届跨太平洋企业家大会,U&I GROUP(汇智集团)集团管理 […]